明白三恶趣的苦难后,对你的修行有哪些帮助?你今后打算怎么修持?

题目
问答题
明白三恶趣的苦难后,对你的修行有哪些帮助?你今后打算怎么修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叫做上师的慈悲?这与你自己的理解有何出入?明白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正确答案: 观察上师是否具有慈悲,要看他所讲的法是否与经论吻合,如果不相一致,则可能怀有私人的目的,但若依照佛陀的意趣传授佛法,这就是上师的慈悲,除此之外没有更殊胜的大悲心了。

第2题:

为什么说今生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明白此理后,你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如果今生没有依靠人身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很难再获得这机样的人身,一旦转生于恶趣中,到时根本没有正法光明,对取舍之处也懵然不懂,则很难从恶趣中出来,只会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深渊,故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

第3题:

请总结一下堕入饿鬼的因都有哪些?你以前是否造过?今后打算怎么办?


正确答案: 1)《成实论》云:“于饮食等,生悭贪心,故堕入饿鬼。”对饮食、财物等生吝啬和贪心,故堕饿鬼。《正法念处经》云:“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除了刚才讲的贪心和吝啬,此处又加了个嫉妒心。《正法念处经》云:“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除了刚才讲的贪心和吝啬,此处又加了个嫉妒心。饿鬼的因很容易造。如《佛说护净经》云:“以不净手,触众僧净器;以不净手,触沙门净食;以不净食,着沙门净食中;以不净食,食众僧故,后五百世中,堕饿鬼中。”
2)很难避免不造堕饿鬼的因。为此因时时忏悔,断除悭贪嫉妒。平时若遇到乞丐或可怜人,在不起吝啬心的情况下,也应作一些布施。

第4题:

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正确答案: 一是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二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三是杂烦恼如毒器之过。第一种过失(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障碍闻慧,耳朵若没有好好专注,佛法不可能听进去;
第二种过失(意不持如漏器之过),障碍思慧,如果一点都没有记住,已经全部漏光了,则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
第三种过失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闻法时,如果动机不良,心存贪图名誉、谋求地位、治愈疾病等过患;或者掺杂着贪嗔痴等妄念,佛法不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会变成非法,如同向有毒的碗中注入甘露一样,障碍修慧。

第5题:

荣敦秋吉在圆寂前为弟子开示的教言,对你有哪些启示?你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藏地非常伟大的大成就者荣敦秋吉,临圆寂时给弟子留了两个教言:“希望大家从此以后,白天认真地闻思,晚上精进地修行。”说完便安详示寂了。法王如意宝对此经常引用,说:“在白天,你们要认认真真地辩论、讨论、听课、讲课,跟道友共同研讨佛法,在有智慧的人面前,掏出自己的邪分别念进行剖析,以遣除一切恶念和疑惑;晚上比较清净时,要对闻思的内容进行观想。”这是传承上师的教言,我们也应以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6题:

人在死亡时会经历哪些痛苦?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什么帮助?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一)死亡时的痛苦:(可随个人情况做删减)人到了临终之时,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见到饮食无动于衷,面对美景视若无睹,他们因遭受死亡的摧残,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即使以往再有胆识、再有力量,如今也已消失殆尽。等候在他们前面的,唯有迷乱显现。死亡大限来临之际,即使亲友在四周团团围绕,也不可能延缓自己的死期,此时气息分解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感受。《入行论》亦云:“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无量寿经》所形容的:“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死亡来临时,若是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忆及往日所造的恶业,定会痛心疾首,想到恶趣的苦难,又会异常恐惧。死亡这么突然地到来,令人措手不及,正如《地藏经》所云:“无常大鬼,不期而到。”想到来世的诸般痛苦,许多人只有在悔恨不已中,撒手人寰、往赴中阴。
尤其是罪孽深重的人,在弥留之际,忆起以前所造的罪业,此时一定害怕堕落恶趣。回想自己在自由自在时,没有修持对临终有利的正法,真是追悔莫及,禁不住手抓胸口,结果就在胸前留下深深的指印中完结了一生。当他们奄奄一息时,恶趣的使者就已来到面前了,在他的迷乱显现中,会看到牛头马面等阎罗卒,所有景象十分恐怖,一切感受都唯生痛苦。此时身体的四大内收,呼吸窘迫,上气不接下气,肢体颤抖,意识迷乱,白眼上翻、直直不动,这时候说明他已离开了人间。
(二)对我的帮助:了知一旦死亡来临,除了正法以外,再没有其他可仰仗的对象了。当我面临死亡的到来时,若有修行的境界,一旦四大隐没、迷乱显现时,会意念起密法的中阴窍诀,很清楚四大隐没、意识融入的整个过程。由于生前对此已了解过、准备过,故当这些迷乱现象一一呈现时,就能把握住机会,获得解脱。
(三)今后打算:
(1)去除贪着:在活着的时候,会尽量行持善法,不要去贪著毫无用处的亲友、地位、财产。
(2)铭记窍诀:铭记善知识所讲授的中阴窍诀,若能如此,一旦死亡的各种景象出现,就可以一一认识,并行持相应的修法了。
(3)集资净障:《杂阿含经》中讲:“老死之所坏,身及所受灭,唯有惠施福,为随己资粮。”衰老和死亡,定将毁坏我们的身体及所感受的一切,死时什么都带不走,唯有布施等功德才能相伴左右,成为前往后世的资粮。故我打算在有生之年,一定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猛力忏悔往昔所造罪业。

第7题:

邪淫有哪些危害?你是否犯过邪淫?今后打算怎么办?《善生经》的教言对你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邪淫的危害:
1)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里,讲了邪淫的十二种危害:害天伦、害人节、害名节、害门风、害性命、害心术、害风俗、害阴骘、害名利、害寿命、害祖父、害妻子。邪淫之人既寄存器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而且世间护法神不会护持。
2)一不小心就容易违犯,尤其是和自己的妻子不注意也容易违犯。
3)身为在家人,应当从环境、时间的角度,了解邪淫的不同种类,然后将这些一并断除。
4)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要履行哪些职责,通过《善生经》在这方面有了新的收获。

第8题:

当今时代,很多人不修前行就直奔大法,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修持前行,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有何必要?请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正确答案:这种直奔大法者有时依靠上师的加持,当时感觉不错,似乎通达了密法或禅宗的最高境界,但由于没有稳固的前行基础,尤其是缺乏共同加行中的看破今世,以至于处处贪图暂时的名闻利养,这样下来,修行绝不会长久,最后有些出家人还俗了,有些居士生邪见了,很容易误入歧途。有些人上半生修行非常好,但因为没有打好前行基础,到了下半生,很可能对佛法生邪见,自己尚且无法解脱,更不要说以大悲心去利益众生了。反之,若一开始就把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修得非常圆满,那么上上的功——对三宝的信心、利益众生的菩提心、积累资粮、忏悔业障等,自然而然可以显现出来。前行基础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有此上师显现上不是特别重视。其实,除了个别利根依靠上师加持可速得成就以外,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需要修前行。修持前行能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并完全依此而成就。法王如意宝的弟子那么多,弘法利生的能力如是强,却不会让世人产生邪见、毁谤,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上师合格的传承弟子很谦虚,不会到处宣扬自己证悟了、能看到他人的前世后世。而这一切如法的言行举止,归根结底来源于前行的修持。

第9题:

明白三恶趣的苦难后,对你的修行有哪些帮助?你今后打算怎么修持?


正确答案: 明白三恶趣的苦难后,应该了知,我们作为人的话,修行再差劲,也能制止自己的恶行。比如不杀生,有毅力的人就可以做得到;只要你信仰佛教,再差劲也可以每天念一百遍观音心咒。但作为旁生,即便能活上万年,却连一句观音心咒也没办法念。因此,要对恶趣众生生悲心,同时要好好修行。
我们作为修行人,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今生或前世一定积存了许多转生恶趣的罪业,所以现在务必要诚心诚意努力忏悔,将以往所造的恶业尽量忏净,立誓今后绝不再犯;并对恶趣中的有情生起强烈悲悯心,发愿将自己三世一切善根,回向给沦落恶趣的这些众生,但愿它们能早日脱离恶趣。

第10题:

明白六道众生的数量比例,对你今后修行有哪些帮助?


正确答案: 人身极其难得,故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行,依此解脱轮回。
不管怎么样,我们上半生虽已迷迷糊糊过了,但从今后的下半生该以何种方式度守,应该心中有数。正如藏地有句俗话说:“重新穿衣,重新系腰带。”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重新做人,让自己下半生变成真正的修行人,否则,得个人身却白白耗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作为居士,应该好好护持净戒,同时好发际闻思,这样就拥有珍宝人身。否则,每天只希求世间八法,从来不行持善法,从来不行持善法,连最简单的转经轮、念观音心咒也不做,来一趟人间什么意义都没有,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而空耗,或者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返一样,简直愚不可及。对于这些人,我们理当生起悲心,有能力的话,尽量施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