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敢进入大乘,理由是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方可圆满菩提,时间太久远了。这种想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题目
问答题
有些人不敢进入大乘,理由是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方可圆满菩提,时间太久远了。这种想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些人说:“忏悔是应该的,但我现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忏悔。”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不对。如果没有尽早忏悔,死主什么时候到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不可能等你所有的罪业都清净了,所有的修法都圆满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才姗姗出现带你步入死路,而是会突然降临在你的头上,令你不得不承受所有的业报。

第2题:

自之缘分圆满,是属于自圆满还是他圆满?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属于他圆满。
自之缘分圆满,主要是从入教讲的,因为佛教存在,自己才能入教,故属于他圆满的一种。

第3题:

有些人认为:“六度要逐一行持方可圆满,布施时不能持戒,持戒时不能修安忍……”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不正确。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过,行持大乘佛法饶益众生,六度万行不可缺少,佛陀在因地时,所有行为均可摄于六波罗蜜多中。因此,我们听闻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时,具足六度至关重要,若不具足六度,不一定属于大乘佛法。

第4题:

‘婆罗门’为印度民族之一,地藏经云: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夫二十小劫为一个中劫,又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才为一个大劫,阿僧祇劫,译为无量劫,何以地球坏了无量次以前,就有婆罗门族耶?


正确答案:婆罗门虽为印族之一,然系修梵行之教,久远劫前既有佛陀,自有佛教以外之教。世界在成末坏初之间,动物依住,文化宗教自亦应有,并非奇事。

第5题:

阿僧祇


正确答案: 印度数目之一,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祇”等,意谓无量数或无穷极之数。此词多用于计量劫数,而计量劫数时,有“小阿僧祇劫”与“大阿僧祇劫”两种。

第6题:

‘僧祇劫’每个大劫中有四个中劫,是成住坏空,此四中劫,照经上所说果有确实否?


正确答案:阿僧祇劫与大劫不同,莫混为一。至问成住坏空确否,试看每日有子午朝暮否?每年有春夏秋冬否?明乎此,则不疑矣。

第7题:

娑婆世界成住坏空,三次称三大阿僧祇劫,在此三劫以前或以后,是否说此世界是没有了?如是则无量无边劫是否指其他世界言?还是此界也在内?


正确答案:成住坏空,系记四个‘中劫’之名,更不限于娑婆。三阿僧祇劫,又是另一计算之数位名词。如度量衡然,各有各之计数法则,此答前三句之言。后段惟有设喻明之,昼夜二十四小时,大风不息,海水涌浪,此伏彼起,忽尔滚滚向东,倏又滔滔翻西,此二十四小时之时间,请问是东浪之时间;抑或西浪之时间?系一个浪之时间:抑多数浪之时间?

第8题:

有些人说:“我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只念佛就往生了,所以没有菩提心也可以往生。”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正确。表面上她是个老年人,而且没有文化,但她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也不好说。即使生前没有,但在往生的一刹那,她也可能生起了菩提心。要知道,往生必须具备菩提心,如果认为没有菩提心也可以随随便便往生,这一点用教证、理证来证明,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第9题:

为什么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若是这样的话,小乘阿罗汉岂不是变成大乘菩萨了吗?请阐明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小士修法唯求离苦生善趣,修行人相续中只要一度生起菩提心,即能灭多劫罪障,圆满广大福德,刹那解脱恶趣痛苦,因此,修小士道亦宜发菩提心。中士道的基础是小士道,小士道既应发菩提心,中士道岂能舍亦?(若欲详知此理,阅能海上师所讲的《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所谓大士道,是指大乘种性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遣除他们相续中的一切痛苦而希求佛果,这本来就是菩提心的体性。因此,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
小乘阿罗汉需要菩提心,是从不能舍弃的角度而言的,并不是从必须具足的角度来讲的,故不会变成大乘菩萨。

第10题:

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载,阿弥陀佛灭度后,观世音菩萨成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土转号‘众宝普集庄严’,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何以尚有‘灭度’境界?


正确答案:此等灭度,指报身息化,非分段生死也。如此间丛林大方丈之退院索居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