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瓶价值昂贵的香水,你打算喷在自己身上,还是供养佛菩萨?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如果有一瓶价值昂贵的香水,你打算喷在自己身上,还是供养佛菩萨?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只闻以香花供养佛菩萨,不闻以蜡烛供养也。请问燃烛供佛者是何意义?


正确答案:供具中原有明灯一种,表显智慧光明,燃烛不过代替明灯之意。

第2题:

如果有人说:“学佛需要经常供养,这个我做不到,所以不愿意皈依。”你应该怎么劝诫他?


正确答案: 其实佛教并没有强迫你必须布施,佛陀也说了,布施的时候不能有吝啬心,如果稍有一点吝啬,那不布施也可以,没有一点强迫性。
真正来说,上师诸佛已断除贪心,不会贪求供养,只是为了令众生积累资粮,而悲悯接受这些世间的有漏财产。

第3题:

三方佛中“释家三尊”是指( )。

A、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B、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C、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D、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A

第4题:

有人说佛教不烧金纸银纸,但用果、香、花、烛、茶、供养佛菩萨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金银纸箔,皆是给鬼之物,佛故无用。供佛亦不过表我诚敬,佛岂真享,惟佛陀慈悲戒杀,制限素食,故供献亦只用果茶等类。

第5题:

我们为什么要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而造业。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
燃指供佛;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

第6题:

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

  • A、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
  • B、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
  • C、以上皆对。

正确答案:C

第7题:

佛菩萨圣诞日,供养水果时,应向佛菩萨说什么话?请老居士指教。


正确答案:但掏诚心供养,佛与菩萨自然照鉴,不必述辞,感应无差。

第8题:

观世音菩萨是男人还是女人?而且观世音菩萨也在净土,阿弥陀佛也是净土,如来佛也是净土,未知何位是真正净土?


正确答案:以胜义论,无男女相,以俗谛言,观音是男子。但观音神像,长发披璎珞者,是在家相,莫作女人观。有纯是女像者,乃其化作女身,为度女人也。再佛菩萨之报身,皆居净土,净土之大,胜过娑婆三千之广,一净土自有无数圣贤居之,弥陀观音同在极乐,此有何奇。

第9题:

对上师最好的供养是什么?为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正确答案: 法供养。因为上师传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所有的众生获得快乐,而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佛法!如果你作法供养的话,当下就能令上师很高兴,以后也不会有各种说法和伤害。

第10题:

有些人认为,佛菩萨感受果报只是显现,并不是真实的,故无法证明因果不虚。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课本中引用了众多公案,在提醒我们:连伟大的阿罗汉、菩萨、佛陀,显现上也会感受果报,何况我们凡夫。尽管一切法是空的,但对我们而言,根本没目犍连那样境界,既然目犍连都难脱因果,那么我们也应当受因果支配。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这是由于世间众生愚昧,不知造恶业会招致普通痛苦,或者说对于因果认识不深,表面知道但明知故犯,这是相当可怕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因果正见。
个人认为:可以加入从世俗谛和胜义谛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