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以下各项会影响递延所得税的是()。A给内退员工发计提辞退福利B计提贷款减值准备C税务部门规定,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D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

题目
多选题
以下各项会影响递延所得税的是()。
A

给内退员工发计提辞退福利

B

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C

税务部门规定,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D

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股份公司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7 0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1 62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550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6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起所得税税率为25%,而以前为33%。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8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8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1 372.5

B.1 879.6

C.1 358.4

D.1 811.7


正确答案:B
解析:应交所得税=(7 000+550-60)×25%=1 872.5(万元);至2008年初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下降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 620×(33%-25%)= 129.6(万元)(贷方)=2008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550-60)×25%=122.5(万元)(借方);因此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1 872.5+ 129.6-122.5=1 879.6(万元)。

第2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 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9年起所得税率为25%(非预期税率变动),而以前为33%。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9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9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89.8

B.560.2

C.679.2

D.625


正确答案:A
解析:应交所得税=(2 500+275-30)×25%=686.25(万元)
  至2009年初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降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810×(33%-25%)=64.8(万元)(贷方)
  2009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数
  =(275-30)×25%=61.25(万元)(借方)
  因此,2009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686.25+64.8-61.25=689.8(万元)。

第3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2 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共计提有关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准备30万元。该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而2008年以前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8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89.8

B.560.2

C.679.2

D.625


正确答案:A
解析:应交所得税=(2 500+275-30)×25%=686.25(万元);至2008年初累计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降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10×(33%-25%)=64.8(万元)(贷方);2008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数=(275-30)×25%=61.25(万元)(借方);因此,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686.25+64.8-61.25=689.8(万元)。

第4题:

以下业务不影响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有( )。

A.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B.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C.国债利息收入

D.为其他企业提供的债务担保


正确答案:BCD
选项A:该业务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5题:

某股份公司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 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 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 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起所得税税率为25%(非预期税率变动),2008 年以前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 税所得额中扣除;2008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 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8年度发 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89.8

B.560.2

C.679.2

D.625


正确答案:A
应交所得税=(2 500+275—30)X25%=686.25(万元)
至2008年初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降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10 ×(33%-25%)=64.8(万元)(贷方)
2008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数=(275-30)×25%=61.25(万元)(借方)
因此,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686.25+64.8-61.25=689.8(万元)。

第6题:

某股份公司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 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起所得税税率为25%(非预期税率变动),2008年以前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8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89.8

B.560.2

C.679.2

D.625


正确答案:A
解析:应交所得税=(2 500+275-30)×25%=686.25(万元)
至2008年初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降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810×(33%-25%)=64.8(万元)(贷方)
2008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数
=(275-30)×25%=61.25(万元)(借方)
因此,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686.25+64.8-61.25=689.8(万元)。

第7题:

S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3 2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8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5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起所得税税率为25%,丽以前为33%。假定上述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允许税前扣除,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熠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S公司在2007年末按照33%的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则该公司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 )万元。

A.800

B.860.75

C.864.8

D.925.55


正确答案:C
应交所得税=(3 200+278—35)×25%=860.75(万元);至2008年初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降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10×(33%一25%)=64.8(万元)(贷方);2008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数=(278—35)×25%=60.75(万元)(借方);因此,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860.75+64.8—60.75=864.8(万元)。

第8题: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上对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以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答案:正确

第9题:

某股份公司200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3年起所得税率为33%,而以前为15%。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3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3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905.85

B.226.65

C.679.2

D.986.7


正确答案:C
应交所得税=(2500+275—30)×33%=905.85(万元);至2003年初累计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因税率升高而调整的递延税款=810×(33%—15%)=145.8(万元)(借方);2003年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数=(275—30)×33%=80.85(万元)(递延税款借方);因此,2003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905.85—145.8—80.85=679.2(万元)。 

第10题:

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以下)利息收入,减半征收营业税;对上述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减计收入。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