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患者。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未经专科治疗首次来院门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颅脑磁共振扫描无异

题目
单选题
男性,50岁患者。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未经专科治疗首次来院门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颅脑磁共振扫描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Hz的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病人首选治疗药物为()
A

多巴胺

B

地西泮(安定)

C

苯妥英钠

D

溴隐亭

E

左旋多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搓丸样动作

B.路林手现象

C.写字过小征

D.齿轮样强直

E.开-关现象


正确答案:E

第2题: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智能减退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首选治疗药物是

A、溴隐亭
B、左旋多巴
C、苯妥英钠
D、安定
E、多巴胺

答案:B
解析:
年龄>65患者,或者是智能减退者首选复方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为抗震颤麻痹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而转变成多巴胺,发挥作用。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及非药原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对中、轻度效果较好,重度或老年人较差。

第3题:

患者、男性,58岁,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3年”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震颤,呈搓丸样,静止性为主,紧张、情绪激动时较明显,活动不灵活,表现为行动迟缓;2年前上述症状发展至右上肢,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震颤查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半年来患者症状有所加重表现为震颤时间较前多,活动欠灵活。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卒中、中毒、接触化学毒物等病史。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四肢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头颅MRI无异常发现。

该病最可能诊断为

A.帕金森综合征

B.帕金森病

C.特发性震颤

D.亨廷顿病

E.肝豆状核变性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搓丸样动作
B、路林手现象
C、写字过小征
D、齿轮样强直
E、“开-关”现象

答案:E
解析:
帕金森开关现象是部分病人服用左旋多巴后,后期出现的症状波动,药物发生作用时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状态,药效过后,又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如患者突然出现肌僵直,震颤、运动不能,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缓解,此时病人可活动如平常或出现多动。一日中,可反复迅速交替出现多次。这种变化速度可以非常快,并且是不可预测的。病人形容病情的变化就象是电源的开、关一样,所以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开关现象”

第5题: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l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首选治疗药物是(  )

A.溴隐亭
B.左旋多巴
C.苯妥英钠
D.地西泮
E.多巴胺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患者,男性,50岁患者。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未经专科治疗首次来院门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颅脑磁共振扫描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Hz的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病人首选治疗药物为A、多巴胺

B、地西泮(安定)

C、苯妥英钠

D、溴隐亭

E、左旋多巴

该患者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A、黑质变性,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减弱

B、黑质变性,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增强

C、黑质变性,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减低

D、黑质变性,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E、黑质变性,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

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A、搓丸样动作

B、路标手现象

C、写字过小征

D、“开-关”现象

E、齿轮样强直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E

第7题: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智能减退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搓丸样动作
B、路林手现象
C、写字过小征
D、齿轮样强直
E、“开-关”现象

答案:E
解析:
帕金森开关现象是部分病人服用左旋多巴后,后期出现的症状波动,药物发生作用时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状态,药效过后,又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如患者突然出现肌僵直,震颤、运动不能,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缓解,此时病人可活动如平常或出现多动。一日中,可反复迅速交替出现多次。这种变化速度可以非常快,并且是不可预测的。病人形容病情的变化就象是电源的开、关一样,所以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开关现象”

第8题:

男性,50岁患者。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未经专科治疗首次来院门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颅脑磁共振扫描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Hz的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A、搓丸样动作

B、路标手现象

C、写字过小征

D、"开一关"现象

E、齿轮样强直

该患者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A、黑质变性,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增强

B、黑质变性,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减少

C、黑质变性,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减低

D、黑质变性,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E、黑质变性,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

病人首选治疗药物为A、多巴胺

B、地西泮(安定)

C、苯妥英钠

D、溴隐亭

E、左旋多巴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性,58岁,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3年”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震颤,呈搓丸样,静止性为主,紧张、情绪激动时较明显,活动不灵活,表现为行动迟缓;2年前上述症状发展至右上肢,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震颤查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半年.来患者症状有所加重表现为震颤时间较前多,活劲欠灵活。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卒中、中毒、接触化学毒物等病史。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四肢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头颅MRI无异常发现。

该病最可能诊断为

A.帕金森综合征
B.帕金森病
C.特发性震颤
D.亨廷顿病
E.肝豆状核变性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头颅MRI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首选治疗药物是

A、溴隐亭
B、左旋多巴
C、苯妥英钠
D、安定
E、多巴胺

答案:B
解析:
本病首选 B.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 :为抗震颤麻痹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而转变成多巴胺,发挥作用。 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及非药原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对中、轻度效果较好,重度或老年人较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