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方法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口述史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演示口、咽部的检查方法。(须口述检查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检查方法正确(2分)被检查者取坐位,头略后仰,嘱口张大并发长"啊I音,此时考生用压舌板在舌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在光照的配合下,可见咽、咽后壁和扁桃体。(2)检查内容叙述正确(2分)①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红肿,黏膜腺分泌物是否增多(1分)。②观察扁桃体是否红肿、判断扁桃体肿大的程度(0.5分);其分泌物颜色、性状,是否形成苔片状假膜(0.5分)。

第2题:

请演示腹部听诊的检查方法。(须口述听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右侧。(2)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4分)应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腹壁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1分)依次听诊腹部各区:左上腹(0.5分)、右上腹(0.5分)、脐周部(0.5分)、左下腹(0.5分)、右下腹(0.5分)。每听诊部位听诊时间不少于30s(0.5分)。(3)听诊内容(1分)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

第3题:

请演示手部及其关节的视诊检查方法。(须口述视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自然放松并充分暴露。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前面或右侧。(2)视诊内容正确(1.5分)(无口述内容扣1分)①视诊被检查者双手有无皮肤破损、皮下出血或瘀斑、肌肉萎缩、红肿等。(0.5分)②双指关节有无畸形、红肿等。(0.5分)③手指末端有无紫绀和杵状肥大(杵状指),指甲有无反甲(匙状甲)等。(0.5分)

第4题: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口述史资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在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使用口述史资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选材上力求真实。由于人的回忆随时间流逝而模糊,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有时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应力求真实,尽量选取能够与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相印证的口述史资料作为教学材料使用。
(2)选用上力求典型。教师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应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教师在备课时尽量选取典型的、能起画龙点睛之效的口述史料,切记引用容易造成学生理解障碍或不能很好契合教学内容的口述史资料。
(3)围绕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做好辅助解读工作。教师在出示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前,应对史料中涉及的社会背景、人物及事件做好解读和引导工作,方便学生对口述史资料进行深入理解,以便其更好掌握教学内容。
(4)做好相关记录并加以总结和改进。教师在使用口述史资料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的解读情况加以记录。课后结合记录,对口述史资料的选用、展示、解读等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口述史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第5题:

口述史学方法


参考答案:

口述凭证的搜集;口述史料的整理;口述文献的利用;口述资料的估价方法


第6题:

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检查方法。(须口述检查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面),嘱其头部稍向前屈。(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4分)考生用左手触摸被检者右侧锁骨上淋巴结(1分),右手触摸被检者左侧(1分),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2分)。(3)检查到位(1分)检查每一区域,必须重复触摸,注意淋巴结大小、数目、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等。

第7题:

请演示测呼吸方法。(须口述视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方法正确(1分)告知被检查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其胸部或腹部,嘱其静息、放松,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2)检查时间到位(0.5分)至少观察30s。(3)口述观察内容正确(0.5分)计数呼吸频率(每分钟次数),节律。

第8题:

请演示胸膜摩擦音的检查方法。(须口述检查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卧位时站于被检者右侧),请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或胸背部。(2)检查动作规范,口述内容准确(1分)考生用听诊器的模型体件进行检查,胸膜摩擦音在吸气末或呼吸初明显,嘱被检者屏住呼吸或深呼吸时重复前述检查(屏住呼吸时胸膜摩擦音消失,深呼吸增强)。

第9题:

口述史学方法的功用和缺陷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口述史学方法?


参考答案:

功能有:
1、口述史学对普通大众的研究有助于纠正文献资料的偏见,使历史学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
2、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可以增强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有助于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
主要缺陷:
由于这一方法是建立在人们对以往情况回忆的基础之上的,而回忆的情况往往是难以保证正确的,这里既有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而出现的失实,也有回忆者因自己的立场、观点所导致的偏颇,如果将这样的口述资料不加分析地运用于历史著作,那就将导致历史著作与历史事实的背离,口述史学方法的优势、功用将无从谈起。
如何克服缺陷:
用“内证”加“外证”的方法,以保证口述资料的可靠性;
在使用口述资料时,必须对其进行比其他史料更为严格、审慎的辨别,以剔除其中的不实之处;
对于因口述者立场、观点等因素导致的偏颇,则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分析、甄别。


第10题:

①然而,今天的许多口述史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②在今天的历史学中,口述史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于正史的补充作用是别的史学无法替代的
③因为许多口述史失去了真实的面目,而口述史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真实
④最大的问题是科学性差,可信度差,这当然就导致科研性很差
⑤口述史为什么有许多变成了演义、猎奇、故事呢
⑥第一个原因可能是为吸引眼球,另一个原因,则和许多从事口述史记录的人缺少的训练和素养有关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⑤⑥①④③
B.⑤⑥③④②①
C.⑤③⑥②①④
D.②①④③⑤⑥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句是以历史学大背景的方式,引出口述史的话题,⑤句提出问题,二者均可做首句。观察原文,①句的转折词“然而”之后提出了口述史存在问题,后文③句指出口述史失去了真实的面目,④句谈论“最大的问题”,⑤⑥两句讲口述史为博眼球变成了猎奇,四个句子都在谈论口述史存在的问题,因此都应该放在①句的转折之后,答案锁定D项。
第二步,验证D项,语义通顺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