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设某道岔号为12号,测定股道间距三处为4900mm、5100mm及5300mm,测定连接曲线三处正矢为 25m

题目
问答题
[计算题]设某道岔号为12号,测定股道间距三处为4900mm、5100mm及5300mm,测定连接曲线三处正矢为 25mm、25mm、27mm,试求连接曲线半径及平均股道间距。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平均股道间距=(4900+5100+5300)/3=5100(mm)
平均正矢FC=(25+26+27)/3=26(mm)
则连接曲线半径R=S2/(8FC)=102/(8×0.026)=480.8(m)采用480m。
连接曲线半径为480m,股道平均间距为5100mm。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车站平面图中应包括车站中心里程,各股道编号、线路有效长,线间距离,道岔编号,道岔辙叉号,路产与非路产岔线、段管线分界点、()等。

A.曲线长度

B.曲线正矢

C.曲线半径

D.曲线超高


正确答案:C

第2题:

设某道岔号N=12,测定股道间距3处4900、5100及5300mm,测定附带曲线3处正矢为25、26、27mm,试求附带监线半径及平均股道间距?


正确答案: 平均股道间距=(4900+5100+5300)/3=5100mm
平均正矢fc=(25+26+27)/3=26mm
附带曲线半径R=12500/fc
=12500/26=480.8m
采用480m。
附带曲线半径为480m,股道平均间距为5100mm

第3题:

设某一曲线的圆曲线正矢为50mm,缓和曲线长为50m,试求缓和曲线各点的正矢。


参考答案:解:缓和曲线正矢递增量=f/s=50/5=10mm
缓和曲线起点正矢=10/6= 1.66≈2mm缓和曲线终点正矢=50-2=48mm
缓和曲线第一点正矢=10mm缓和曲线第二点正矢=20mm
缓和曲线第三点正矢=30mm缓和曲线第四点正矢=40mm

第4题:

连接曲线的三要素是道岔号数、股道线间距和()。

  • A、股道长度
  • B、钢轨类型
  • C、连接曲线长
  • D、连接曲线半径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道岔号为12,测定股道间距3处为4900、5100及5300mm,则附带曲线平均拨道间距为()。

  • A、4900mm
  • B、5000mm
  • C、5100mm
  • D、5300mm

正确答案:C

第6题:

某道岔附带曲线半径为500m,该曲线圆曲线正矢为()mm。

A.20

B.25

C.30

D.32


参考答案:B

第7题:

[计算题]某段线路钢轨为60kg/m,每根长为25m,配轨枕46根,接头轨枕间距为540mm,求轨枕间距。(设轨缝为8mm)


正确答案: 由a=(L’-2c)/(n-2)知
a=(25.008-2×0.54)/(46-2)=0.544m=544mmb=[L’-c-(n-3)a]/2=(25.008-0.54-(46-3)×0.544)/2=0.538m=538mm
过渡间距为538mm,其余轨枕间距为544mm。

第8题:

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大于()米时,道岔后的连接曲线不算附带曲线。


参考答案:5.2

第9题:

道岔后连接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其长度不小于25m。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计算题]测得连接曲径正矢三处为25mm、26mm、27mm,试求连接曲线的半径为多少?


正确答案: 平均正矢Fc=(25+26+27)/3=26
附带曲线半径R=12500/Fc=12500/26=48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