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灌注混凝土前,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B 在地下水以下的地层中,均可自行造浆护壁C 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应设隔水栓D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应连续施工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灌注混凝土前,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

B

在地下水以下的地层中,均可自行造浆护壁

C

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应设隔水栓

D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应连续施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钢筋笼—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起拔导管—桩头混凝土养护
B.安装导管—安装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头混凝土养护—起拔导管
C.安装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起拔导管—桩头混凝土养护
D.安装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头混凝土养护

答案:A
解析:

第2题:

混凝土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将( )。

A.桩孔内废浆、废渣清理干净,且待桩孔干燥后下放钢筋笼
B.混凝土导管缓慢拔起,确保混凝土正常灌注
C.泥浆与混凝土充分拌合确保桩体质量
D.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对环境无污染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选项A错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在清孔后将钢筋笼放入泥浆中,而并不是将桩孔中的泥浆清除;选项C错误,泥浆不得与混凝土拌合,否则将会形成桩身夹渣,出现断桩;选项D错误,泥浆护壁成孔桩,有较大的污染可能,人工挖孔桩,无污染。

第3题:

维护结构当采用泥浆护壁的冲、钻、挖孔灌注桩施工时,清孔后,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厚度不大于()cm。

A、20

B、25

C、30


答案:C

第4题:

关于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说法,正确的有()2016年

A、导管安装固定后开始吊装钢筋笼
B、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应与孔底保持密贴
C、混凝土混合料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可为200mm
D、灌注首盘混凝土时应使用隔水球
E、灌注必须连续进行,避免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答案:C,D,E
解析:
选项A应为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选项B应为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选项E,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第5题:

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有地下水的土层,均可自行造浆
B.灌注混凝土之前时,应测量孔底沉渣
C.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前导管中必须没有隔水栓
D.灌注过程当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水下灌注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6.3.1条,除能自行造浆的粘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

第6题:

对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  )

A、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
B、在清孔过程中,应保证孔内泥浆不被置换,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C、排渣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方法
D、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答案: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6.3.1条规定,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B项,根据第6.3.2条第2款规定,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C项,根据第6.3.14条规定,排渣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等方法,当采用抽渣筒方法时,应及时补给泥浆;D项,根据第6.3.30条第1款规定,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第7题:

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灌注混凝土前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
B.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层中均可自行造浆护壁
C.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应设隔水栓
D.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应连续施工


答案:B
解析:
B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一2008)第6. 3. 1条规定,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ACD三项均符合第6. 3. 9条、第6. 3. 29条、第6. 3. 30 条的相关规定。

第8题:

关于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 合格后,方可开始灌注工作。
B. 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混凝土
C. 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内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4?8m。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 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进行处理
D.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E.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 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答案:A,B,D,E
解析:
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内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 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进行处理

第9题:

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A.灌注混凝土前应测量孔底沉碴厚度
B.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层中均可自行造浆护壁
C.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应设隔水栓
D.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应连续施工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关于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导管安装固定后开始吊装钢筋笼
B、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应与孔底保持密贴
C、 混凝土混合料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可为200mm
D、 灌注首盘混凝土时应使用隔水球
E、 灌注必须连续进行,避免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答案:C,D,E
解析:
(1) 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2) 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5)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4) 使用的隔水球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排出。(6) 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