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世纪法国史学的概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世纪法国史学的概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卡西奥多路斯(约490—583),著有《编年史》《奇特史》和《三部史书》;
②.格雷戈里,其代表作《历史》(《法兰克人史》),其中内容十分丰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他的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当时教会.行政事务.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记载较少,所以他的急躁显得弥足珍贵;
③.艾哈因德(约770—840),代表作《查理大帝传》,书中四处洋溢着对查理的宽容.博爱的赞扬,这些品质都与基督教伦理精神相符;
④.伦巴第人保罗的《伦巴第史》;
⑤.尼特哈德(约795—844)著有《历史》—真实记载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⑥.基伯特(1053—1124)—《法国人的神圣事业》《自传》《神圣的保证》内容上以圣教徒、教会史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世纪法国史学的概况。


参考答案:

①.卡西奥多路斯(约490—583),著有《编年史》《奇特史》和《三部史书》;
②.格雷戈里,其代表作《历史》(《法兰克人史》),其中内容十分丰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他的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当时教会.行政事务.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记载较少,所以他的急躁显得弥足珍贵;
③.艾哈因德(约770—840),代表作《查理大帝传》,书中四处洋溢着对查理的宽容.博爱的赞扬,这些品质都与基督教伦理精神相符;
④.伦巴第人保罗的《伦巴第史》;
⑤.尼特哈德(约795—844)著有《历史》—真实记载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⑥.基伯特(1053—1124)—《法国人的神圣事业》《自传》《神圣的保证》内容上以圣教徒、教会史为主。


第2题:

西欧中世纪史学的特征?


参考答案:

西欧中世纪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被以基督教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所代替。
1、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主要由教士和僧侣组成。
2、神话、奇迹和传说充斥于历史著作之中。
3、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纪”和“编年史”。


第3题:

简述欧洲中世纪法国骑士文学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在宗教文学盛行的同时,民间文学也在发展。英雄史诗是其中的重要品种。中世纪初期。主要有凯尔特人的有关胡林和菲恩的英雄故事以及关于亚瑟王的传说,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意为“歌谣”)和“萨迦”(意为“英雄传说”),芬兰人的史诗《卡勒瓦拉》等。这些作品以反映氏族部落制度瓦解时期的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主要内容。《贝奥武甫》约形成于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史诗写公元6世纪时住在瑞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部落首领贝奥武甫建功立业、继承王位,晚年与危害百姓的火龙搏斗并英勇牺牲的故事。《贝奥武甫》是出现较早,保留最完整的英雄史诗。

第4题:

法国年鉴学派又被称为()

  • A、社会科学史学
  • B、人文科学史学
  • C、计算历史学
  • D、科学方法史学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17-18世纪法国教育概况。


参考答案:

法国初等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得教学;17世纪初中等教育以“耶稣基督圣乐会”为主;高等教育如巴黎大学其保守性突出;建立了一些技术专门学校。


第6题:

如何评价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1)对中世纪史学的批评,
①从历史著述的目的来看,历史学家们的写作只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符合上帝的安排,都发生在上帝意志范围之内,历史写作同样是一种宗教行为,一种献身于上帝的神圣事业;
②从历史著述内容来看,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们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图,于是他们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能够证明基督精神的材料,有时甚至不惜篡改.编造;
③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编年史与年代纪中作常采用的方法就如同这两种类型的名字那样,只是按年代顺序的简单编排与罗列。
(2)对中世纪史学的理解:
①基督教史学创造了一种普遍主义的历史观,即一种世界通史,它在时间与空间范围上达到了最大限度;
②基督教史学蕴藏着目的论,是一种目的论史学,而目的优于起源使自然而然地将进步史观呈现在人们面前;
③基督教史学关注历史的延续性,于是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理解,史学家们采取了历史分期的方式。


第7题:

中世纪史学的贡献?


参考答案:

1、历史认识上的整体历史观念和世界历史观念,是自基督教史学诞生以后才有的。
2、基督纪年方法被后人相袭沿用。


第8题:

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主要研究医学。()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法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参考答案:

英国的议会从一开始,便是一个拥有相当权力的机构,是一个能与王权直接抗衡的机构,基本上是定期召开的,是不能完全以国王的意志为转移的。
法国的三级会议,从一开始,似乎就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是可以由国王随意召开和停开的,国王并没有使三级会议制度化,大部分代表均由国王邀请。


第10题:

简述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成就。


正确答案: 该史学流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得名于吕西安•费弗尔(1878~1956)和马克•布洛赫(M.Bloch,1886~1944)于1929年创办的《经济和社会年鉴》杂志。该杂志1946年更名为《经济•社会•文明年鉴》,倡导以跨学科的综合方法研究人类活动的“总体历史”,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情感、政治等因素,注重社会结构的分析。1947年费弗尔建立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作为年鉴派的学术研究中心。此后到60年代,以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1985)为代表的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进一步完善了年鉴派的理论与方法。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及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论著成为“总体历史”研究的代表作,使该派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史学流派。70和80年代,以勒戈夫、拉杜里等人为代表的第三代年鉴派史学家致力于开拓新方法,注重研究心态层次的历史,并发展成一种新史学运动,对推动历史科学的进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