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第一,经济行政机构的改革。设立新的财政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第二,均输法。
第三,市易法。
第四,青苗法。
第五,募役法。
第六,农田水利法。
第七,方田均税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预备立宪时期的改革内容及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改革内容:(1)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将原有的军机处裁撤,转而设立责任内阁,下设各部,实际上是所谓的“皇族内阁”。新设立的其他重要中央机构还包括为直帝提供咨询的弼德院和相当于参谋部的军咨处。地方上的机构改革主要是设立了各省的咨议局,拟订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合法性。
(2)法制改革。设立修订法律馆,派专门的大臣主持修订法律,并修订頒行了商法、刑法等几部法律。《钦定宪法大纲》对君主立宪的原则作出了规定,但是主要以维护君权为主,而且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贯彻。此外,还仿照西方的刑法,攽行了《大清新刑律》,引入了近代的刑法体系。
(3)地方自治政策。主要是仿照日本的政策而实行的,各省都依照幸租筹办了地方自治,大都建立了府厅州县的自治公所,这种自治活动,依靠地方士坤和大商人阶层的麥与,推动了各地工商业、文教事业的发展。
意义:首先,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而且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其次,从客观的实际影响来看,清政府实行的某些措施,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从实际作用来看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预备立宪的落后性,同之前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和新政一样,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2题:

简述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第一,经济行政机构的改革。设立新的财政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第二,均输法。
第三,市易法。
第四,青苗法。
第五,募役法。
第六,农田水利法。
第七,方田均税法。

第3题:

简述王安石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经验。


参考答案:
(1)注重生产与流通统一的思想,并把理财放在生产发展的首位。
(2)主张“干预”与“放任”并存。
(3)主张“抑商”与“宽商”相结合,他对富商大贾的打击是有节制的,并在市场法中很注意利用私商的积极性。
(4)强调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同时并举

第4题: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正确答案: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固然是反对派势力过于强大;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次变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所谓变法,只是对封建统治的某些环节做部分改良,因之就不可能牺牲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去改善广大农民的处境。变法后,原来社会上最突出的土地兼并问题并未解决,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甚少,因之新法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依靠一时的权势在活动。一旦权势失去,变法也就随之失败。

第5题: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反应社会经济改革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
2、在社会生产方面,推行以小农经济为雏形的经营方式。
3.提倡男女平等。
4、在对外关系方面,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各国互通有无,但坚决维护主权,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第6题:

简述国民政府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内容。
(1)1927年至1933年的改革,1928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了《改革县政府书吏及改编政务警察令》,同年,还颁布了《暂行公文革新办法》,次年,又颁布了《划一公文用纸办法》,这次改革重点是制定了公文程式,确定了新的行文关系,上述条令、规则成为国民政府公文工作的基本模式。
(2)1933年至1935年的改革,国民政府提出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万能政府”的口号,推行“行政效率运动”,它以“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为中心,在内政部次长甘乃光主持下,对秘书工作进行再次整顿、改革。“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又以“文书档案连锁法”为中心内容,即规定各机关由总收发室将全部收文、发文分类、编号、登记,然后,将公文送往主办单位。此外,对公文的会稿、收发文簿格式、标点符号、减少公文往复等也作了规定。
(3)1938年至1945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推行“行政三联制”,将行政工作中的设计、执行、考核三者联系起来。此外,对公文的判行、会稿、承转、叙法、编号等提出了改革方法。颁行了《公文改良办法》、《处理案件注意要点》等条令。
(4)1947的改革,国民政府组织了一次规模甚大的“文书工作竞赛运动”,专门成立了“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拟制了《文书处理竞赛实行办法纲要》、《缮写工作竞赛实施办法纲要》、《档案管理竞赛实施办法纲要》三个规则。

第7题:

简述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经常项目管理措施的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1)根据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规定,我国境内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凡经常账户项目下的对外支付,只要具有有效凭证或文件,就可到外汇指定银行,按当日挂牌汇率购买所需外汇,无须再经过外汇管理局的审批。
(2)我国售汇制的实施,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是从1994年初开始,率先对国有外贸、工贸企业的进口贸易及进口贸易从属项目的用汇实行了售汇制;第二是从l996年起,对所有国内居民,包括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人居民经常项下的用汇实行按需原则的售汇制。

第8题:

简述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抑制兼并。他认为兼并指“大农”、富工、豪贾对城市平民和乡村农民的土地兼并以及高利货等形式的剥削。他认为国家不能掌握控制经济活动的权力,人人都可进行兼并。即采取自由经济政策,政府不控制,则兼并必然产生。他把抑制兼并当作国家重要职能。
第二,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王临川集》卷39载其言“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也。”他认为财富生产有二,即劳动与自然。“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他已认识到流通过程不能生产财富。
第三,工矿贸易政策。干涉与放任兼而有之。王安石既不完全否定经济干涉,却较倾向于经济放任政策。王安石虽然在国家职能上欣赏专卖政策,而在盐铁酒茶一类物品的专卖问题上却尽少地采用干涉办法而尽多地推行放任政策。
第四,财政思想。
(1)肯定财政在政治中的首要作用。儒家一般不言利,“贵义而贱利”。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公开讲理财之术的第一个儒家政治家。《王临川集》卷73云:“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
(2)强调生产与财政的统一。提出“取天下之财以从天下之费”。
(3)把财政作为抵制兼并的工具。


第9题:

简述汉代刑制改革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1)汉代刑制改革源于“缇萦上书”。
(2)汉文帝时期的改革内容是:以徒刑、笞刑、死刑分别取代黥刑、劓刑和斩趾刑。即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劓刑改为笞300,斩左趾改为笞500,斩右趾改为弃市。
汉文帝改革出现的问题:斩右趾改为弃市,扩大了死刑范围;以笞刑替代劓刑和斩左趾,受刑者都被打死。
(3)汉景帝时期的改革内容是:第一、减少笞数。最终将劓刑改为笞100,斩左趾改为笞200;第二、制定法令规范笞刑。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以及中途不准更换行刑人等。
(4)改革意义:文景时期废除肉刑的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它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标志,为封建制五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10题:

简述清末新政产生的原因、主要改革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 原因:清王朝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还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已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限期奏报。1901年四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从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内容:
一、改革官制。即裁旧衙门、添新衙门的“官制改革”,但是这丝毫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也没能革除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种种弊端。
二、改革兵制。建立按西方国家的营制、采用洋操训练,把兵制编练成使用洋枪洋炮的“常备军”。
三、改革学制。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四、主要是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
影响:综观“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得支离、敷衍、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规划。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从朝廷到地方体现着封建专制统治的整套机构,丝毫没有触动。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这使得人们对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诚意产生了怀疑,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于是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