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民于商
驱民以奴
驱民于农
驱民于战
第1题:
第2题: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第3题:
A.化民成俗
B.建国君民
C.修身齐家
D.止于至善
第4题:
商鞅弱民主要是削弱民的()。
第5题:
商鞅实行“连坐法”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游宦之民。()
第6题: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明明德
略
第7题:
朱熹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王阳明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一个说新民,一个说亲民。二者说法虽然不同,但在方法上都是既有我注六经的成分,也有六经注我的成分。
第8题:
A、荀子
B、孟子
C、商鞅
D、孙子
第9题:
商鞅的弱民之道体现在()。
第10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