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发热、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2天。查体:T39℃,BP 120/80mmHg。神志清,腹软,脐周压痛(+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20岁。发热、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2天。查体:T39℃,BP 120/80mmHg。神志清,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WBC 20.1×109/L,N 0.89,L 0.11。粪镜检WBC 20~30/HP,RBC 10~15/HP。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霍乱

B

急性肠炎

C

伤寒

D

急性细菌性痢疾

E

肾综合征出血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霍乱表现为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水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D

第2题:

沙门菌食物中毒

A.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B.不发热.无腹痛,腹泻.米泔样大便,无里急后重

C.低热.腹痛.腹泻,大便呈果酱状,腥臭,可有里急后重

D.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样便,有里急后重

E.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洗肉水样,无里急后重 以下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性,20岁。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2天。发病前1天刚从外地出差回京。体检:T39℃,BP130/83mmHg,神志清楚,心肺(-)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20×109/L,中性粒细胞89%;淋巴11%;大便镜检WBC100/HP,RBC12/HP。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伤寒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正确答案:C
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诊断依据:①流行病学有外出史,提示有不洁饮食史的可能;②急性起病,病程短,临床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③体检有发热,脐周压痛(+);④化验:血WBC×/L,中性粒细胞%(提示有细菌感染);大便WBC/HP,RBC/HP,符合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断标准。【该题针对“细菌性痢疾”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4题:

患者,女性,20岁,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2天。发病前1天刚从外地出差回京。体检:T39℃,BP130/85mmHg,神清,心肺(-),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20×10/L,中性粒细胞89%,淋巴细胞11%;大便镜检WBC100/HP,RBC12/HP。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伤寒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20岁。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2天。发病前1天刚从外地出差回京。查体:T39℃,BP130/85mmHg,神清,心肺(-),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WBC20×10/L,中性粒细胞89%.淋巴11%;大便镜检WBC100/HP,RBC12/HP。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伤寒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正确答案:C
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诊断依据:①流行病学有外出史,提示有不洁饮食史的可能;②急性起病,病程短,临床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③体检有发热,脐周压痛(+);④化验:血WBC20×10/L,中性粒细胞89%(提示有细菌感染);大便WBC100/HP,RBC12/HP,符合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断标准。

第6题:

细菌性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样,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B

第7题:

阿米巴肠病

A.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B.不发热.无腹痛,腹泻.米泔样大便,无里急后重

C.低热.腹痛.腹泻,大便呈果酱状,腥臭,可有里急后重

D.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样便,有里急后重

E.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洗肉水样,无里急后重 以下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


正确答案:C

第8题:

细菌性痢疾表现为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水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B

第9题:

女,23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伴发热半天。查体:T39.2℃,BP126/80mmHg,腹软,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WBC18×10/L,N0.87。粪镜检WBC满视野,RBC20/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考虑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本题主要在于急性肠炎和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鉴别,急性肠胃炎与细菌性痢疾都是消化系感染性疾病,都可有发热,腹痛,腹泻症状。不同的是,急性胃肠炎可有呕吐,大便为稀水样。而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其特点是明显的里急厚重症状,老想排便,但又拉不出来,拉果冻样带血大便,一般没有呕吐。

第10题:

患者女,20岁,2天来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查体:T39℃,BP130/70mmHg,神志清,无脱水貌,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左下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便常规:WBC15~20个/HP,RBC2~3个/HP。

该病主要的病理变化部位是
A.乙状结肠
B.直肠
C.盲肠
D.回肠
E.横结肠
F.十二指肠

答案:A,B
解析:
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2.细菌性痢疾主要病理变化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
3.细菌性痢疾病原学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抗生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