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有效截面进行多遇地震下的验算
满足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满足1.5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满足2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某非抗震设防的钢柱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H900×350×10×20,钢材采用Q235钢。假定,该钢柱作为受压构件,其腹板高厚比不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关于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性的要求。试问,若腹板不能采用加劲肋加强,在计算该钢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其截面面积(mm2)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计算截面无削弱。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 假定,厂房位于8度区,采用轻屋面,梁、柱的板件宽厚比均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要求,但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8.3.2的要求,其中,梁翼缘板件宽厚比为13。试问,在进行构件强度和稳定的抗震承载力计算时,应满足以下何项地震作用要求?A.满足多遇地震的要求,但应采用有效截面 B.满足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C.满足1.5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D.满足2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 假定,吊车梁腹板采用—900×10截面。试问,采用下列何种措施最为合理?A.设置横向加劲肋,并计算腹板的稳定性 B.设置纵向加劲肋 C.加大腹板厚度 D.可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4节的规定计算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下列钢结构计算所取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哪一组符合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 ①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②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③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④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柱上有悬臂梁时,梁的腹板与悬臂梁腹板采用什么方法连接?
某非抗震设防的钢柱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H900×350×10×20,钢材采用Q235钢。假定,该钢柱作为受压构件,其腹板高厚比不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关于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性的要求。试问,若腹板不能采用加劲肋加强,在计算该钢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其截面面积(mm2)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提示:计算截面无削弱。(A)86×102 (B)140×102(C)180×102 (D)226×102
钢结构压弯构件的设计一般应进行()项内容的计算。A、强度B、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C、局部稳定D、长细比
宽大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腹板局部稳定的处理方法:当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刚度绰绰有余时,应采用()A、增加腹板厚度以满足宽厚比要求B、设置纵向加劲肋C、任凭腹板局部失稳D、设置纵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和短加劲肋
某构筑物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钢结构夹层,钢材采用Q235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9所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假定,钢梁AB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截面尺寸(单位:mm)为H600×200×6×12,如图1-10所示。试问,下列说法何项正确?(A)钢梁AB应符合《抗规》抗震设计时板件宽厚比的要求(B)按《钢规》式(4.1.1)、式(4.1.2)计算强度,按《钢规》第4. 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无需计算腹板稳定性(C)按《钢规》式(4.1.1)、式(4.1.2)计算强度,并按《钢规》第4. 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及纵向加劲肋,无需计算腹板稳定性(D)可按《钢规》第4. 4节计算腹板屈曲后强度,并按《钢规》第4.3.3条、第4.3.4条计算腹板稳定性
假定,某承受静力荷载作用且无局部压应力的两端铰接钢结构次梁,腹板仅配置支承加劲肋,材料采用Q235,截面如图所示,试问,当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4.1条的设计规定时,下列说法何项最为合理?( ) 提示:“合理”指结构造价最低。A.应加厚腹板 B.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C.应配置横向及纵向加劲肋 D.无须增加额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