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环境下某工地采用红松原木制作混凝土梁底模立柱,强度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加工,试问,在确定设计指标时,该红松原木轴心抗压强

题目
单选题
露天环境下某工地采用红松原木制作混凝土梁底模立柱,强度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加工,试问,在确定设计指标时,该红松原木轴心抗压强度最大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1年真题]
A

10    

B

12    

C

14    

D

1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露天环境下工地采用直径d=150mm(小头)的杉木杆作混凝土梁底模立柱(有切削加工),柱高2.4m,两端铰支。试问该立柱能承受施工荷载(主要是活载)的轴压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接近?(  )

A、109.0
B、130.9
C、145.4
D、209.9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某轴心受压的木柱采用新疆落叶松原木制成,柱长4.0m,两端铰接,在露天环境下使用,使用年限为25年。柱中部直径=210mm,有一螺栓孔穿过截面中间,孔径=24mm。试问按稳定验算时,该木柱能承受的轴向力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
(A) 140
(B) 161
(C) 168
(D) 19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5.1.3条,受压构件稳定验算时截面计算面积,螺栓孔可不作为缺口,


第3题:

在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是( )。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正确答案:C

第4题:

计算矩形截面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时,应采用混凝土的( )强度取值。

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 )是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抗剪强度
D. 轴心抗压强度

答案:B
解析:
抗拉强度对于开裂现象有重要意义,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

第6题:

关于木结构设计,有以下论述:
Ⅰ.对原木构件,验算挠度和稳定时,可取构件的中央截面;
Ⅱ.对原木构件,若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弹性模量可提高20%;
Ⅲ.木桁架制作时应按其跨度的1/250起拱;
Ⅳ.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三层。
试问,其中何项正确?(  )


A.Ⅰ、Ⅱ
B.Ⅱ、Ⅲ
C.Ⅱ、Ⅳ
D.Ⅰ、Ⅳ

答案:D
解析: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第4.2.10条,对原木构件,验算挠度和稳定时,可取构件的中央截面。判断Ⅰ正确。
根据第4.2.3条,对原木构件,若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其顺纹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提高15%。判断Ⅱ不正确。
根据第7.3.3条,木桁架制作时应按其跨度的1/200起拱。判断Ⅲ不正确。
根据第10.3.1条,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三层。判断Ⅳ正确。

第7题:

在露天环境下,施工工地用杉木杆作梁底模立柱,杉木杆的小头直径d=160mm,未经切削,木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相接近 ( )

A..13.66
B..12.41
C..11.88
D..10.00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在露天环境下,施工工地用杉木杆作梁底模立柱,杉木杆的小头直径d=160mm,未经切削,木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相接近?(  )

A、13.66
B、12.41
C、11.88
D、10.00

答案:A
解析: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第4.2.1条表4.2.1-1可知,杉木强度等级为TC11A;根据第4.2.1条表4.2.1-3可知,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fc=10N/mm2。
露天环境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0.9,施工调整系数1.2,使用年限5年,调整系数1.1,原木未经切削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提高15%。因此木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为:fc=0.9×1.2×1.1×1.15×10=13.66N/mm2。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计算矩形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采用混凝土的( )。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原木构件的相关设计要求中( )与规范相符。Ⅰ.验算挠度和稳定时,可取构件的中央截面Ⅱ.验算抗弯强度时,可取最大弯矩处的截面Ⅲ.标注原木直径时,以小头为准Ⅳ.标注原木直径时,以大头为准

A.Ⅰ、Ⅱ
B.Ⅰ、Ⅱ、Ⅲ
C.Ⅱ、Ⅲ
D.Ⅰ、Ⅱ、Ⅳ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