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
①主导活动方面。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幼儿动手操作的多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在玩中学,教师指导方法比较直观、灵活、多样,没有家庭作业及考试制度;小学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及必要的考试制度,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
②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没有出勤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周到和细致。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教师对儿童在生活上的照料明显减少。生活主要靠儿童自理。
③师生关系。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窄。
④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学前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有许多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进行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教室内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⑤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已成为全社会基本的共识。幼儿的学习压力小,自由多,没有非完成不可的社会任务;社会及成人对小学生的要求相对严格、具体,家长对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期望;小学儿童的学习压力大,自由少,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并且,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有连续性的。在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过渡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认识不清,两个机构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不能互相配合做好过渡阶段的教育工作;二是对处于过渡阶段的儿童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造成了许多幼儿入学后适应不良的问题。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育者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两个因素,把握好两个教育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幼儿入学的适应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就幼儿园来说,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答:(1)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身心准备。(1分)认真完成知识性教育任务;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素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众多方面的能力;对幼儿进行综合性生理训练。(2分)(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2分)

第2题:

幼小衔接工作是()共同责任。

A.幼儿园、小学与家庭

B.幼儿园、小学与社会

C.幼儿园、家庭与社会

D.幼儿园、小学、家庭与社会


参考答案:A

第3题:

树立幼儿园与()教育一体化的大衔接观。

A、家庭

B、小学

C、社区

D、政府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


答案:B
解析:
智育的核心问题是思维能力。

第5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小学方面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其中,幼小衔接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A.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期
B.进行某些方法强化训练 .
C.幼儿园、小学、家庭通力协作
D.避免“小学化倾向”

答案:A,C,D
解析:
此题宜采用排除法。幼小衔接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小学的适应性,要避免某些方法的强化训练。B选项可以排除。

第6题:

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正确答案:
幼小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存在差异。
  (1)学习时间不同。幼儿园每天有l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同。幼儿园强调各类活动的频繁交替,适合孩子好动和喜新厌旧的特点,而小学里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等才能让孩子较自由地活动。
  (3)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孩子无作业负担,而小学要严格按照大纲实施教学,以学习为主,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
  (4)睡眠时间不同。小学生的睡眠时间通常比幼儿园孩子的睡眠时间短。
  (5)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里随时都有教师或保育员伴随左右,及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里一个班有五六个课任教师,但每节课的任课老师基本上都不是同一个人,许多事情都要学生自主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让老师帮忙。
  (6)家长要求不同。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他们能吃好玩好就基本感到满足了。上小学以后,父母对孩子在学习成绩、能力培养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以上这些差异将给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带来诸多不适应。

第7题: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主要是完成生理适应的任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正确答案:×
答:错误。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社会等多方面互相配合完成。

第9题: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实质问题是( )。


答案:C
解析:
幼儿园与小学有较大的差异,幼、小衔接问题实质是儿童(主体)的适应问题。

第10题:

幼儿园与小学有效衔接策略有哪些?


正确答案:(1)培养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3)促进孩子身体和动作的协调发展。
(4)帮助孩子调整作息作息节律,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5)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6)增强孩子自我照顾自我保护的能力。
(7)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同学交往。
(8)正确看待孩子学业成绩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