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规划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叙述,错误的有()。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规划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叙述,错误的有()。
A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B

环境目标是评价指标的具体化描述

C

环境目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

D

评价指标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

E

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定量的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均应是可以进行监测的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只是指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答案: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规划类型、规划层次,以及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来确定。 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中规定:①环境目标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设定的、拟在相应规划期限内达到的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和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目标和要求,是规划应满足的环境保护要求,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②评价指标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一般首先将环境目标分解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环境等评价主题,再筛选确定表征评价主题的具体评价指标,并将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确定的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筛选的重点。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如国内政策、法规和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值也可参考国际标准确定;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可经过专家论证,给出半定量的指标值或定性说明。

第2题: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

答案:D
解析:
规划的概述与分析包括:①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或可持续发展目标);②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③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④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可行的各规划(替代)方案概要。

第4题: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B:规划环境目标的确定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D:规I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答案:B
解析:
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①规划的描述;②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③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④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

第5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定量的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均应是可以进行监测的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只是指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答案: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规划类型、规划层次,以及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来确定。

第6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包括()。
A.规划规模 B.规划的能源结构
C.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 D.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包括:①基于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要求,结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合理性。②基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结论,结合区域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等要求,论证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③基于规划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环境敏感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环境保护固标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结合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论证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④基于区域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结果,重点结合规划重点产业的环境准入条件,论证规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环獍合理性。⑤基于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重点结合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

第7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目标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
B: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C: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行业环境保护目标,也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D: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答案:C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是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的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第8题: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B:规划环境目标的确定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D: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答案:B
解析:
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①规划的描述;②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③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④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

第9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

答案:D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与分析包括的内容有:①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或可持续发展目标);②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③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④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可行的各规划(替代)方案概要。 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中,规划分析包括:①规划概述,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梳理并详细说明规划的空间范围和空间布局,规划的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等)、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介绍规划的环保设施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等内容。分析给出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与环境条件。②规划协调性分析,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流域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体系等)中的位置,给出规划的层级(如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县级),规划的功能属性(如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规划的时间属性(如首轮规划、调整规划;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③规划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三个方面。 【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由环境保护部2014年6月4日批准,并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废止。

第10题:

根据《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 )。
A、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分析
B、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C、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
D、环境风险评价


答案:A,B
解析:
见教材P31。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