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中,为了保证试样的完整性,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高度应超出试筒顶10mm,取下套环后刮除多余部分,并

题目
判断题
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中,为了保证试样的完整性,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高度应超出试筒顶10mm,取下套环后刮除多余部分,并刮平表面。()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水泥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试验材料采用四分法准备
B.将计算得到的加水量和结合料剂量掺入拌和后,应密封浸湿备用
C.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应与试筒顶乎齐,否则作废
D.击实试验应在加水拌和后1h内完成

答案:A,D
解析:
水泥应在击实前逐个加入,加入水泥的试样应在1小时内完成试验。最后一层击实完后,与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

第2题:

关于水泥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试验材料采用四分法准备
B.将计算得到的加水量和结合料剂量掺入拌和后应密封浸湿备用
C.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2mm,否则作废
D.击实试验应在加水拌和后1h内完成

答案:A,D
解析:
水泥应在击实前逐个加入,加入水泥的试样应在1小时内完成试验。最后一层击实完后,与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

第3题: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7mm。(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4题:

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10mm。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做击实试验时,小试筒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宜超过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宜超过()mm。

  • A、5
  • B、6
  • C、7
  • D、4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类方法正确步骤为( )。①齐筒顶细心刮平试样,并拆除底板。②用刮土刀沿套环内壁削挖(使试样与套环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环。③进行第一层试样及其余四层试样的击实。④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⑤用脱模器推出筒内试样。⑥将所需要的稳定剂水泥加到浸润后的试样中。⑦用工字形刮平尺齐筒顶和筒底将试样刮平。

A.④⑥③①⑤⑦②
B.④⑥③①⑤②⑦
C.④⑥③②①⑤⑦
D.④⑥③②①⑦⑤

答案:D
解析:
步骤②应在步骤①之前,步骤⑦应在步骤⑤之前。所以答案为D。

第7题:

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关于击实试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层土样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整平光滑后再装入套筒
B.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
C.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
D.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分别取样测其含水率

答案:B,C
解析:
装入土样后应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击实完成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率。

第8题:

无机结合料稳击实试验内容包括①加入所需稳定剂,并充分拌和均匀②确定预定含水率③取下套环,刮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试简外壁后称取质量④采用四分法选取等分试料⑤加入计算应加的水量,并充分拌和均匀⑥按要求进行分层填料、分层击实⑦脱模后取样测定含水率,正确的试验步骤排序为( )

A.2415637
B.4251637
C.4215637
D.2451637

答案:B
解析:
P273页:①将已筛分的试样用四分法逐次缩分,至最后取出10~15kg试料。再用四分法将已取出的试料分成5~6份,每份试料的干质量为2.0kg(对于细粒土)或2.5kg(对于各种中粒土)。②预定5~6个不同含水率,依次相差0.5%~1.5%,且其中至少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率。③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将l份试料平铺于金属盘内,将事先计算的该份试料中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用小铲将试料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如为石灰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材料、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材料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材料,可将石灰、粉煤灰和试料一起拌匀),然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口袋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要求:黏质土l2~24h,粉质土6~8h,砂类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可以缩短到4h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和砂可缩短到2h。浸润时间一般不超过24h。④将所需要的稳定剂水泥加到浸润后的试样中,并用小铲、泥刀或其他工具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水泥应在土样击实前逐个加入。加有水泥的试样拌和后,应在l山内完成下述击实试验。拌和后超过l山的试样,应予作废(石灰稳定材料和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除外)。⑤试筒套环与击实底板应紧密联结。将击实筒放在坚实地面上,用四分法取制备好的试样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倒入简内,整平其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将其安装到多功能自控电动击实仪上,设定所需锤击次数,进行第l层试样的击实。第l层击实完后,检查该层高度是否合适,以便调整以后儿层的试样用量。用刮土刀或螺丝刀将已击实层的表面“拉毛”,然后重复上述做法,进行其余4层试样的击实。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超出高度过大的试件应该作废。⑥用刮土刀沿套环内壁削挖(使试样与套环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环。齐筒顶细心刮平试样,并拆除底板。如试样底面略突出筒外或有孔洞,则应细心刮平或修补。最后用工字形刮平尺齐筒顶和筒底将试样刮平。擦净试筒的外壁,称其质量m1。⑦用脱模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内部从上至下取两个有代表性的样品(可将脱出试件用锤打碎后,用四分法采取),测定其含水率,计算至0.1%。两个试样的含水率的差值不得大于1%。如只取一个样品测定含水率,则样品的质量应不少于表列数值的2倍。擦净试筒,称其质量m2。烘箱的温度应事先调整到l10℃左右,以使放入的试样能立即在l05~l10℃的温度下烘干。③按本方法③~⑦的步骤进行其余含水率下稳定材料的击实和测定工作。凡已用过的试样材料,一律不再重复使用。

第9题:

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mm

  • A、5
  • B、6
  • C、8
  • D、10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过程中,按五层击实时,应检查高度几次?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多少?()

  • A、2次、6mm
  • B、5次、5mm
  • C、2次、5mm
  • D、5次、6mm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