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

题目
问答题
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样顺口溜传得更远了。上面改句中词语运用很有特点,请你从词语锤炼的目的角度分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师傅和林师傅是长期居住在一起的街坊邻居,他们两家形成了非常协调的关系,其关系甚至超过了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他们形成的“远亲不如近邻”这种现象,说明了人际吸引中的

A、人格的吸引

B、邻近性吸引

C、互助性吸引

D、互补性吸引

E、相似性吸引


参考答案:B

第2题:

“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会影响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

A、向度

B、深度

C、广度

D、频度


参考答案:D

第3题:

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 )


正确答案:×
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

第4题: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光环心理的体现?()

  • A、以“俊”遮“丑”
  • B、远香近臭
  • C、远亲不如近邻
  • D、情人眼里出西施

正确答案:A,D

第5题:

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答案:错
解析:
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1946年,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第6题:

下面改句中词语运用很有特点,请从词语锤炼的目的角度分析。① 唐代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一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连齐己自己都觉得改句非常妙。② 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样顺口溜传得更远了。


答案:1.改句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目的是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独特。此诗写的是早梅,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把‘数枝’改成‘一枝’,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而且在前村皑皑深雪中,一枝红梅绽开,孤立雪中,让人的视线完全集中于此,那的确更叫人眼前一亮,相对数枝梅花而言,一枝梅花更具有抓人眼球的功效,更突出了早梅的本质特征。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可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可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2.改句将“警察”改为“110”,目的是使得词语更加新鲜,更加生动活泼。

第7题:

“远亲不如近邻”一说,体现了家庭美德内容中的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正确答案:D

第8题:

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

第9题:

某社区为创建“和谐家园”,举行“远亲不如近邻”主题活动。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做法中,属于活动实施阶段的有()。

A:合理安排人力和场所
B:清楚记录活动的各项支出
C:表彰表现突出的志愿者
D:制订详细的宣传活动工作进度表
E:带领社区居民分析活动的需求

答案:B,C,D
解析:
服务实施阶段主要开展的工作有预算管理、时间进度管理、服务品质管理、士气激励和提升。一是预算管理,一方面要记录清楚收入,另一方面要记录清楚支出。二是时间进度管理。三是服务品质管理。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对服务的可信度、及时性、保证度、同理心以及设施设备的管理,以确保服务的质量。四是士气激励和提升。这里是对提供服务和开展活动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激励和士气提升,具体方式通过光荣榜等形式表彰。故选BCD。

第10题:

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需求互补性具体表现为()。

  • A、“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B、“远亲不如近邻”
  • C、“他成绩好,知识面广,可以帮助我,带动我”
  • D、“美丽比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