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周末小明于8:00出发骑自行车去小丽家找小丽玩,但小明到小丽家后得知小丽已于8:20步行去了在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公园去玩,小明立即返回去找小丽,在10:00找到小丽,这时小丽还没有走到公园,小明载上小丽骑车经过20分钟到了小明家。问小明速度是小丽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
A.4倍
B.2倍
C.3倍
D.1倍
根据题意可知,小明走了两个小明家与小丽家的距离,小丽走了l个小明家与小丽家的距离。小明骑车从8:00到10:00,再加上20分钟,往返共行驶140分钟,则单程应用70分钟,遇到小丽时走过的单程时间为70-20=50分钟;小丽步行时间从8:20到10:00共走了100分钟,由于路程相等,故速度比是时间比的反比,50:100=1:2,即2倍,选B。
第2题:
第3题:
小丽说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小丽说的对么?
第4题:
小丽是个城里女孩,婆家因为小丽家务做得不好横加指责;小丽努力学着干活可仍然不得要领;小丽的丈夫认为妻子无能,便扇了小丽几个耳光以示教训。小丽不堪忍受,便找到了社工。此时,社工介入的直接目标应当是()。
第5题:
第6题:
小明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5米,小亮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米。小丽说“小亮一定比小明矮”。你认为小丽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正确!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个人身高。
第7题:
第8题:
由于小丽期末考试只考了45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说小丽是笨蛋,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小丽的( )。
第9题:
14岁的小丽和同学小明早恋了,并发生了关系,三个月后小丽发现自己怀孕了,便偷偷去堕胎,堕胎后她变得焦躁不安,老师发现她的异样后便转给学校社工,社工拟定了一些服务方案,以下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的是()。
第10题:
小丽,女, 17 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小丽还有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都已经成家。小丽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但由于这两年收成不好,父亲便出去打工,做起了农民工。小丽的父母一直对小丽寄予厚望,希望小丽能考进市重点中学,所以对小丽处处严格要求。小丽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可是父母却舍得为小丽的教育投资。从小时候起,小丽的每一天都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丽父母还为小丽买了各种辅导书。小丽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出去玩一会都要向父母请示,买文具、衣服等都有妈妈的全程监督。小丽看到很多同学都可以去外面自由玩耍,还可以随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羡慕也很难受。小丽如果和同学出去玩,回来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就要中考了,小丽很担心,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父母会责备她。有时小丽磨蹭着不敢回家,还学会了撒谎。小丽的父母已发觉小丽经常说谎,而且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也不如以前。针对小丽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用到哪些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