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主

题目
单选题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主要体现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  )。
A

行政因素

B

社会因素

C

经济因素

D

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尽快实施物业税可以调节房价过快上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这主要体现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 )。

A.行政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为A。房地产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行政因素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因素。本题属于受行政因素影响。

第3题: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是根据什么政策与法规制定的?( ) A.《房屋登记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D.《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E.《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正确答案:BD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一条强调:“为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维护商品房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此外,《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制定的。

第4题:

房价问题关乎民生,近来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 ) ①减少用地供应,抑制商品房供应量 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③调整分配政策,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 ④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贷款利率,抑制投机性购房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D

第5题: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这主要体现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

A:行政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答案:A
解析:
房地产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行政因素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因素。本题属于受行政因素影响。

第6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______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遏制

B.遏止

C.抵制

D.制止


正确答案:A
2. A【解析】“遏”是尽量的意思;“制”是制约、控制;“止”是停止、阻止,以遏制一件事发生为例:遏制是指尽量控制事件的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者减轻;而遏止是指尽量的阻止事件的发生。关于房价过快增长,政府宏观调控只是为了起到制约控制的作用,所以选择遏制最为恰当,故选择A。

第7题: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 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这主要体现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 )。
A.行政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答案:A
解析:
。房地产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行政因素指影响房地产价格 的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因素。本题属于受行政因素影响。

第8题: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措施.


参考答案:住房限购

第9题:

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可运用下列经济手段进行调控()。 ①上调房地产交易税,购买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 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④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购买力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
②选项是行政手段,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④不符合题意,题目是抑制房价上涨,故排除。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降低需求,增加供给,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故①③入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一经济生活-宏观调控

第10题:

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实行“房产税”试点,许多城市实行了“限购令”。这是政府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 A、经济手段
  • B、法律手段
  • C、行政手段
  • D、道德手段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