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实现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后,贫困地区农民()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

题目
单选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实现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后,贫困地区农民()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A

人均纯收入

B

人均可支配收入

C

人均经营性收入

D

人均财产性性收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把()作为基本方略。

A.精准扶贫

B.精准脱贫

C.区域扶贫

D.区域脱贫


答案:AB

第2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要确保实现贫困地区()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A.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B.农业发展水平

C.农名工工资收入

D.人均收入


参考答案:A

第3题:

下列关于打系脱攻坚战的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B.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C.打赢脱攻坚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D.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脱贫攻坚的目标包括:实现贫困地区()增长幅度高于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A、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B、农民家庭总收入
  • C、农民人均纯收入
  • D、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

正确答案:A

第5题:

关于脱贫攻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精准脱贫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
B.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C.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D.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标准之一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脱贫攻坚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除了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还包括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因此,选择C选项。

第6题: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的任务。

A、主要

B、困难

C、艰巨

D、重要


参考答案:C

第7题: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到____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A、2019

B、2020

C、2021

D、2022


答案:B

第8题:

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要求把()作为重中之重,将脱贫攻坚战进行到底。

A、彝区藏区脱贫攻坚

B、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

C、产业脱贫攻坚战

D、基础建设攻坚战


答案:B

第9题:

脱贫攻坚是社工主要的战场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对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扶贫济困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使人们对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寄予厚望。
??问题:试从增能理论的视角,论述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应关注的基本问题,并说明可用资源及介入思路。


答案:
解析:
1、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 增强权能的社会工作取向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的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增强权能的假设包括: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这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2、社工参与脱贫攻坚的面临的基本问题:
(1)服务目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服务对象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应该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且缺陷;应该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贫困人员脱贫。
(2)服务原则的问题: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扶贫攻坚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
二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
三是特困人员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只是协助者;
四是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特困人员相互增加权能;
五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
六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
(3)服务中平等关系的问题: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增强权能的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看重服务对象的长处、服务对象的主题地位和个人价值。
3、社工可用的资源:
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分为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
正式资源包括:
利用制度性的资源,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等;
相关部门对于扶贫工作的政策配套(政策解读与落实到位、政策倡导)
社工专业资源支持(政府购买与制度化支持)( 专业素养与精确诊断及定位 )
非正式资源包括:
志愿者团队或者社会公益组织的捐赠等
外界社会各类组织各类资源各类力量(资源连接与网络搭建)
4、介入思路:
提升能力转变思想(能力与认知)
开展心理帮扶(使能与赋权)
资源链接;
政策倡导;

第10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六大举措是什么?


正确答案: 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上高中、中职免学杂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互联网+”扶贫,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国开行、农发行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