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晶间腐蚀?

题目
问答题
什么叫晶间腐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金属的腐蚀局限在晶界或晶界附近,而晶粒本身的腐蚀较小的一种腐蚀,叫晶间腐蚀。(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何谓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对晶间腐蚀有要求时,热加工后应进行什么热处理?


正确答案:腐蚀局限在晶界和晶界附近,而晶粒本身腐蚀比较小的一种腐蚀形态称为晶间腐蚀。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时,碳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增大,再将钢由高温缓增冷却或在敏化温度范围内时,奥氏体中过饱和的碳将与铬化合成Cr23C6沿晶界沉淀析出。由于铬的扩散速度比较慢,这样生成Cr23C6所需的铬必然要从晶界附近获取,从而造成晶界附近区域铬含量降低,即产生贫铬。
在焊接18~8不锈钢时,邻近焊缝的部位都有被加热至450~800℃的区域,同样会引起晶间腐蚀。所以在腐蚀介质中长期工作的焊接接头,应进行稳定化热处理;目前采用的工艺为860~880℃保温6小时,于空气中冷却。

第3题:

什么叫晶间腐蚀?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本题答案: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在450-850ºC温度下,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大于铬在奥氏体中扩散速度,就会析出Cr23C6造成奥氏体边界贫铬,当Cr<12%时就失去了抗腐蚀的能力,产生晶间腐蚀。防止方法:a、控制含碳量(含碳量<0.03%时不会产生晶间腐蚀)。b、添加稳定剂:在钢材和焊材中加入Ti、Nb等与碳的亲和力比铬强的元素。C、采用双相组织:在焊缝中加入F形成元素(如铬、硅、铝、钼等);d、加快冷却速度: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短弧、多道,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最后焊接。

第4题:

什么叫热风炉路炉壳的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 当热风炉拱顶温度长时间在1400℃以上时,燃烧期的火焰温度高达1500℃,助燃空气和煤气中的N2与O2结合行程NOX,煤气中的硫燃烧成SOX,这些氧化物与冷凝的水形成硝酸、亚硝酸、硫酸、亚硫酸的混合物,对炉壳钢板腐蚀。
实质是这些酸类在钢板表面形成电解质,有较高的电势,在电化学的作用下侵蚀钢板,热风炉炉壳存在拉应力,这种侵蚀破坏钢板的晶间结合建,引起钢板裂缝,裂缝沿晶界向钢材母体延伸、扩大。

第5题:

什么是均匀腐蚀?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 受周围介质作用,自金属表面由浅到深均匀地进行腐蚀称为均匀腐蚀;初始于金属表面而后沿金属晶体界面深入进行的腐蚀称为晶间腐蚀。

第6题:

压力容器破坏的现象中,晶间腐蚀属于脆性破坏吗?为什么?
压力容器破坏的现象中,晶间腐蚀不属于脆性破坏。
压力容器的破坏大致分为三类:容器强度被削弱而引起的破坏、脆性破坏和裂纹扩展造成破坏。
(1)容器强度被削弱而引起的破坏,如均匀腐蚀、晶间腐蚀、点腐蚀、高温氧化等。这类破坏是在使用过程中构件全部或局部的尺寸损耗,使容器强度降低所引起的。
(2)脆性破坏,如氢脆、σ相脆化、碳化物析出脆化、晶粒长大引起的脆化等。这类损坏主要是由于冶金学(如炼钢、热处理、焊接等)变化而产生的。
(3)裂纹扩展造成破坏,如应力腐蚀裂纹、氧化浸蚀、疲劳裂纹等。这类破坏是由于裂纹扩展造成的。
所以晶间腐蚀属于容器强度被削弱而引起的破坏。

第7题:

JE3F4050什么是金属的晶间腐蚀?晶间腐蚀对钢材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晶间腐蚀,在锅炉上就属局部腐蚀之一,它是沿钢的晶粒边界进行的。一般认为是由于晶界和晶粒之间在成分和组织上的差别,而造成电位差以致腐蚀,并沿晶界迅速发展。如汽包中发生的苛性脆化和不锈钢过热器管焊缝敏化后的裂纹都是沿晶界的。钢材产生晶间腐蚀后,外形虽然未变化,但是晶粒之间的联结被破坏了,使钢材变脆,强度急剧下降,有时会突然破坏,引起严重事故。

第8题:

由于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使金属晶界间发生腐蚀,使金属丧失强度叫()

A.压力腐蚀

B.晶间腐蚀

C.氢蚀

D.大气腐蚀


答案:B

第9题:

锅炉苛性脆化裂纹,也叫晶间腐蚀裂纹。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什么是金属的晶间腐蚀?晶间腐蚀对钢材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晶间腐蚀,在锅炉上属局部腐蚀之一,它是沿钢的晶粒边界进行的。一般认为是由于晶界和晶粒之间在成分和组织上的差别,而造成电位差以致形成腐蚀,并且沿晶界迅速发展。钢材产生晶间腐蚀后,外形虽然未变化,但是晶粒之间的联结被破坏了,使钢材变脆,强度急剧下降,有时会突然破坏,引起严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