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因追索工资与所在公司发生争议,遂向某法律工作者咨询。该法律工作者的下列观点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题目
多选题
张某因追索工资与所在公司发生争议,遂向某法律工作者咨询。该法律工作者的下列观点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张某应向其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B

如张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如张某追索工资的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金额,则对该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D

张某为解决争议既可以与公司协商,也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还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E

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交纳仲裁费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设张某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张某想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与单位就工伤医疗费而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B.张某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

C.张某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D.张某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想进入司法程序,必须先经仲裁,对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答案:CD

第2题:

下列争议适用《劳动法》的是、()

A、王某雇用下岗职工李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王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在校生陈某假期到某公司勤工俭学,陈某与该公司就加班工资发生争议
C、某企业党委书记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答案:C
解析:
【考点】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详解:《劳动法》第2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A选项中的关系是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D选项中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劳动关系。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法意见》)第10条的规定,企业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党群专职人员也是企业的职工,与企业之间形成劳动关系。所以C选项正确。该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B选项不适用《劳动法》。

第3题:

张某与华为公司订立了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张某仍在该公司上班,但公司一直拖延,未续签合同。某日,张某突然发现其工资低于合同期间的标准,遂向公司提出异议。公司称其员工手册规定,劳动期满后未续签合同的一律采用试用期员工待遇。张某与华为公司遂发生争议,有关该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原劳动合同已经终止,双方未就工资达成新的标准,公司内部有规定的,应按照其规定。

B.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华为公司尽快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华为公司应当向张某每月支付2倍工资。

C.若张某与公司解除合同,则可要求公司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D.若张某与公司解除合同,但单位拒绝为其转移社会保险,张某欲起诉该公司,则该保险转移争议应先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甲公司职工刘某在工作中因机器故障导致其腿部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甲公司按月向其支付各项待遇。出院后,刘某回公司上班,因其腿部受伤导致丧失劳动能力,刘某已经不能从事原工作。甲公司拟单方解除与刘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刘某拒绝,双方由此发生争议。
已知:刘某月工资4000元,实际工作年限5年,在甲公司工作2年,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5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刘某解决该劳动争议拟采取的下列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可与甲公司协商解决
C.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答案:B,C,D
解析:
只有当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5题:

下列关于试用期的表述,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年期劳动合同,则只要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即符合法律规定
B.一年后,张某与甲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双方一致同意继续适用前一合同关于合同期限、试用期和劳动报酬的约定
C.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年期试用期合同,则该试用期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D.张某与甲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2个月内按照当地最近工资标准的80%支付张某的基本餐费、交通费和通讯费;试用期满继续录用,甲公司将按照正常工资水平补发试用期内的工资

答案:A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因此,一年期合同允许签订两个月期限的试用期,A是正确的;《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B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双方不能在劳动合同以外单位签订试用期合同,但如果签订了试用期合同,并不是合同无效,而仅仅是试用期无效,C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内的工资报酬不但必须支付,而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D是不合法的。

第6题:

下列情形适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是:

A.公司员工张某经常加班,就加班工资与公司发生争议
B.大学生王某暑假到某公司勤工俭学,就加班费与公司发生争议
C.赵某雇佣护工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双方就报酬问题发生争议
D.员工李某持有所在公司的股份,年终就分红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公司员工张某就加班工资与公司发生的争议符合本条。
因此,选择A选项。

第7题:

天虹公司位于甲市A区,其股东张某位于乙市B区,李某位于丙市C区,因利润分配问题与公司产生争议,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问对该诉讼有管辖权的是:( )
本案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下列哪些人为诉讼代理人?( )
A.朱某系甲市A区当地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B.陈某系当事人张某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
C.王某系天虹公司的工作人员
D.沈某系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


答案:A,B,C
解析:
A、B、C
考点:诉讼代理人
讲解:《民事诉讼法》第58条第2款规定,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A项中朱某系甲市A区当地的基层法律工作者符合第1项规定;B项中陈某系当事人张某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符合第3项规定;C项中王某系天虹公司的工作人员符合第2项规定。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剔除了,因此D项答案错误,选择A、B、C。

第8题:

李某因追索工资与所在公司发生争议,遂向律师咨询。该律师提供的下列哪些意见是合法的? A.解决该争议既可与公司协商,也可申请调解,还可直接申请仲裁 B.应向劳动者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请求 C.如追索工资的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则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得再起诉 D.即使追索工资的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只要李某对仲裁裁决不服,仍可向法院起诉


正确答案:ACD
暂无

第9题:

某公司职工王某在工作时因自身高血压引起脑溢血突发住院治疗4个月,住院期间该公司按月向其支付病假工资。出院后王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不能从事原工作。于是公司为其安排其他岗位,但是王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该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王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王某拒绝,双方发生争议。
已知,王某月工资2 500元,实际工作年限11年,在该公司工作2年;该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 5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4)王某为解决该劳动争议采取的下列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与该公司协商解决
B.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答案:A,B,D
解析:
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0题:

(2017年)甲公司职工张某在工作中因先天性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 3 个月,住院期间甲公司按月向其支付病假工资。出院后,张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活动受限,张某已不能从事原工作。公司又为其另行安排了其他工作岗位,但张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甲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张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
已知:张某月工资为 3000 元,实际工作年限 8年,在甲公司工作 3年;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20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甲公司单方面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可采用的下列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甲公司无须通知张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B.甲公司可随时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向其额外支付工资
C.甲公司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
D.甲公司可额外支付张某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C,D
解析: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 1 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