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得当,简述理由。

题目
问答题
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得当,简述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上层土与下卧软弱土层的压缩模量比大于()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第2题:

背景:某单位办公楼建筑面积24000m2,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筏板式基础,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8.4m,地下水位-2.6m,现场地坪标高-0.8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施工单位于是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事件二:软弱下卧层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事件三:基础工程正常施工,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回填,填土施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处理。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亦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其结果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问题:1.本工程基坑工程中哪些分项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说明理由。2.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3.事件二中,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应如何控制土方回填的质量?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理由:本工程基坑深度为“8.4m-0.8m+垫层厚度”,约7.8m,超过了5m。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论证。2.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不妥之一:基坑直接开挖至设计标高。理由: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和边坡设计标高尺寸时,应预留200-300mm厚度的土方进行人工清槽、修坡,避免超挖、扰动基层的地层。不妥之二:施工单位直接对软弱下卧层进行处理不妥。理由: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一起确定处理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3.不妥。理由:规范规定基坑验槽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加验槽,检查基槽尺寸、标高、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的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并做好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4.土方回填质量控制要点:1)回填材料的粒径、含水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2)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积水,挖出淤泥,验收基底标高。3)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经试验确定。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冬季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时适当增加。土方中不得含冻土块及填土层受冻。

第3题:

对软弱下卧层进行承载力验算时,要求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通过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扩散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越厚,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高,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大
D.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经过宽度修正

答案:A,B
解析:
AB两项正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当持力土层与软弱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比值Es1/Es2≥3时,假定基底处的附加应力按某一角度向下扩散,并均匀分布在较大面积的软弱下卧土层上。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
矩形基础:pz=[lb(pk-pc)]/[(b+2ztanθ)(l+2ztanθ)]
持力层越厚,地基压力扩散角θ越大,tanθ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项错误,根据表5.2.7可得,持力层压缩模量越高,压力扩散角θ越大,应力扩散得越快,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D项错误,根据5.2.7条第1款规定,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不进行宽度修正。

第5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4000m2 , 基础为役板式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2 层,地上15 层。基础埋深8 .4m ,地下水位-2.6m ,现场地坪标高-0.8m 。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 基坑按施工方案直接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于是施工单位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
事件二:软弱下卧层处理完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
事件三:基础工程正常施工,基础施工完毕后对坑槽进行了回填,填土施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处理。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亦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和试验,其结果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问题:
1. 本工程基坑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说明理由。
2. 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3. 事件二中,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应如何控制土方回填的质量?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基坑施工方案需要专家论证 理由:本工程基坑深度为“8 .4m - 0.8m +垫层厚度”,约7.8m ,超过了5m 。根据规定,开挖深度超过5m (含5m) 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故施工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2. 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不妥之一: 基坑直接开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和边坡设计标高尺寸时,应预留200~300mm 厚度的土方进行人工清槽、修坡,避免超挖、扰动基土层。
不妥之二:施工单位直接对软弱下卧层进行处理不妥。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一起确定处理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
3 . 不妥。
理由:基坑验槽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基槽满足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后,相关方履行验收手续;需要局部处理的部位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施工单位处理后进行二次验收。
4 . 土方回填质量控制要点:
1)回填材料的粒径、含水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积水,挖出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3 )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经试验确定。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 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冬季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 25% ,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时适当增加。土方中不得含冻土块。

第6题:

根据荷载和基础尺寸,计算由基底压力传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120kPa
B、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80kPa
C、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100kPa
D、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90kPa

答案:D
解析:
软弱下卧层位于基础底面以下3m处,持力层与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的比值为3,z/b=1.5>0.5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表5.2.7得地基压力扩散角为23°;根据式(5.2.7-2)计算,条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第7题:

【背景资料】某工程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2层、地上12层、裙房4层。
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某施工单位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场地平整结束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工作。
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时,经钎探检查,
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
项目总工经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决定采取灌浆补强,
实施过程中按要求形成了相关验收记录。处理完毕后,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
问题:
t.工程测量定位及放线前应复核哪些内容?
2.本工程土方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分别检查哪些内容?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基坑验槽做法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工程定位及放线前应复核:建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
2.本工程采用大放坡开挖,则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
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
基坑开挖后应检查的内容有:
(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并检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
(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
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的现象。
(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
防空掩体、地下埋没物等的相应位置、深度、性状。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不妥;
理由:当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
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订方案后组织实施。
4.基坑验槽做法的不妥之处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之处一: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不妥之处二:参加单位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妥;
正确做法:应有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人员共同现场验收,
并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
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扰动现象。

第8题:

浅基础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一般采用应力扩散方法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B、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C、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大
D、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矩形基础计算公式为:



式中Pz为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l为基础底边的长度,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θ为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可按表(见题表)采用。当上层土压缩模量与下层土的压缩模量的比值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当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当基底的附加应力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大。



注:1、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2、z/b<0.25时取θ=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z/b>0.50时,θ值不变;
3、z/b在0.25与0.50之间可插值使用。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软弱下卧层的强度与附加应力并无关系。

第10题:

条形基础宽2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地面下土层厚度及有关的试验指标见下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处平均压力为16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软弱下卧层②进行验算,其结果符合下列哪个选项(  )


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78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B.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78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C.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87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D.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87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规定,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pz+pcz≤faz
①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确定地基承载力faz
粉砂的加权平均重度:γm=(1.5×20+1.5×10)÷3=15kN/m3。
基础宽度<3m,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z=fak+ηdγm(d-0.5)=70+1.5×15×(3-0.5)=126.25kPa
②基础底面处自重压力pc=20×1.5=30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1.5×20+1.5×10=45kPa
③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规定确定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
Es1/Es2=12/3=4,z/b=1.5/2.0=0.75
查表5.2.7(见题解表),插值得:地基压力扩散角θ为24°。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为



pz+pcz=78+45=123kPa≤faz=126.25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