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降雨溢流时,应测记溢流量。溢流量可用台秤称重、量杯量读或量尺测读。但经折算成与E601型蒸发器相应的㎜数,其精度应满足

题目
单选题
遇降雨溢流时,应测记溢流量。溢流量可用台秤称重、量杯量读或量尺测读。但经折算成与E601型蒸发器相应的㎜数,其精度应满足()㎜的要求。
A

10

B

1

C

0.1

D

0.01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向单循环试验加载时,每级荷载应维持20min,卸载时应维持10min,每隔5min应测读一次。全部卸载完后应每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30min()。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Ol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 度应达到0. 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 0. 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1mm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O1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0.1mm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不稳定封冻期用E601型蒸发器测针测读蒸发量时,蒸发器内的冰体必须全部处于自由漂浮状。如有部分冰体连结在器壁上,则应()后再测读。

  • A、维持现状
  • B、加温融化
  • C、敲碎捞出
  • D、轻轻敲离器壁

正确答案:D

第5题: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连续()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正确答案:即测读变形量;二次;二次;0.01;0.1

第6题:

测定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渗透深度时,计算单个芯样渗透深度,要去掉3个最小值,计算其他5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

A.应量测8个点估读至0.5mm,去掉3个最小值,计算其他5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B.应量测6个点估读至0.5mm,去掉2个最小值,计算其他4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C.应量测4个点估读至0.5mm,计算其算术平均值
D.应量测8个点估读至0.5mm,去掉3个最大值,计算其他5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答案:A
解析:
在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渗透深度测试时,应在透层油基本渗透或喷洒48h后,随机选取芯样位置,进行钻芯取样。取样后应量测8个点(随机等分)估读至0.5mm,计算单个芯样渗透深度,要去掉3个最小值,计算其他5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根据施工规范要求透层油透入深度不小于5mm。

第7题:

管道施工中,应读前视法测设坡度板时,改正数=应读前视-板顶前视,改正数为“+”,表示沿高程板自板顶向上量改正数,再钉钉。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现场正矢测量,读数时,视线、弦线、量尺三者应保持垂直,要读弦线靠钢( )

轨一侧的数。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量水孔口为设于明槽中用以量测水流流量的溢流堰。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由于气温突变,在稳定封冻期()出现融冰现象,并使冰层脱离器壁而漂浮时,则应立即用测针测读自由水面高度的方法,加测蒸发量。

  • A、自然水池
  • B、E601型蒸发器
  • C、80cm口径蒸发器
  • D、20cm口径蒸发器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