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中,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外,“相关单位”还应包括哪些?对于分包工作,指出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简要说明正

题目
问答题
事件2中,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外,“相关单位”还应包括哪些?对于分包工作,指出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简要说明正确做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建设单位完成“开工许可证”,监理机构审批了施工单位编制完施工组织设计后,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 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 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 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 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1>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说明还应具备哪些条件总监可以签署开工报审表?指出事件 2 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 、针对事件 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3> 、对事件 3 中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4> 、指出事件 4 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 、事件 5 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其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价中?因试车验收未通过所增加的各项费用由谁承担?


答案:
解析:
【1】 (1)具备下列条件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核意见,并应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开工令:
1)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已完成。
2)施工组织设计已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3)施工单位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已建立,管理及施工人员已到位,施工机械具备使用条件,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
4)进场道路及水、电、通信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2)事件 2 中:
1)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
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
2)提出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的要求不妥;
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
【2】 处理如下:
(1)下达《工程暂停令》;
(2)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查;
(3)如果分包单位资质合格,签发工程复工令;
(4)如果分包单位资质不合格,要求施工单位撤换分包单位。
【3】 处理如下:
(1)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2)责成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问题调查;
(3)审核、分析质量问题调查报告,判断和确认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4)审核签认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5)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法实施处理并进行跟踪检查;
(6)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存档。
【4】 (1)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就存放施工现场不妥;
理由:建设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派人与其共同清点移交。
(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设备部分部件损坏的责任不妥;
理由:建设单位未通知施工单位清点,施工单位不负责设备的保管,设备丢失损坏由建设单位负责。
【5】 由施工单位组织;已包含在合同价中;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2题: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置?
  3.事件3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4.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不妥之处: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到货验收后,还应有施工单位自检合格证明资料。应由项目经理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字,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并连同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清单、质量证明文件、自检结果作为附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2.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通知承包单位更换项目经理,施工单位应该派遣具有同等资质、履历与能力的项目经理,并经过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正式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对分包单位资格审核还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
  4.不妥之处1: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不妥。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应当报送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才能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的,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不妥之处2:总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不妥。
  正确做法:项目监理机构应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项目监理机构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时,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时,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监理报告。
  不妥之处3:总监理工程师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不妥。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需要调整时,施工单位应按程序重新提交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即施工单位修改方案后应当报送施工单位技术部门,再次经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才能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的,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报建设单位。专项施工方案经过重新审查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3题: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问题]:1.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3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1)事件1中,建设单位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就要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理由:依据法规和规范,必须在办理好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下才能要求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2)事件2中:① 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② 提出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的要求不妥。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
2.(1)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就存放施工现场不妥;理由:建设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派人与其共同清点移交。(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设备部分部件损坏的责任不妥;理由:建设单位未通知施工单位清点,施工单位不负责设备的保管,设备丢失损坏由建设单位负责。

第4题:

某工程,甲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拟将B、F两项分部工程分别分包给乙、丙施工单位。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匀速进展。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未将委托给监理单位的监理内容和权限书面告知甲施工单位。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乙施工单位“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文件和分包合同等材料,申请批准乙施工单位进场,建设单位将该报审材料转交给项目监理机构。
事件2:甲施工单位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了B分部工程的分包合同。B分部工程开工45天后,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造成乙施工单位停工15天,窝工损失合计8万元。修改设计后,B分部工程价款由原来的500万元增加到560万元。甲施工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在30天内完成剩余工程,乙施工单位向甲施工单位提出补偿3万元的赶工费,甲施工单位确认了赶工费补偿。
事件3:由于事件2中B分部工程修改设计,乙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程延期的申请。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时发现,已进场准备安装设备的丙施工单位未经项目监理机构进行资格审核。
<1> 、事件1中,分别指出建设单位、甲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甲施工单位提交的乙施工单位分包资格材料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 、事件2中,考虑设计修改和费用补偿,乙施工单位完成B分部工程每月(按30天计)应获得的工程价款分别为多少万元?B分部工程的最终合同价款为多少万元?
<3> 、事件3中,乙施工单位的做法有何不妥?写出正确做法。B分部工程的实际工期是多少天?
<4> 、事件3中,B分部工程修改设计对F分部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总工期有何影响?分别说明理由。
<5> 、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事件4的处理程序。


答案:
解析:
1.(1)建设单位未将委托给监理单位的监理内容和权限书面告知甲施工单位不妥。将委托监理单位的监理内容和权限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是建设单位应履行的合同义务。
(2)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乙施工单位分包资格报审表及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文件和分包合同等材料不妥。甲施工单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分包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
(3)甲施工单位提交的乙施工单位分包资格材料还应包括:业绩证明;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2. (1)由于B分部工程计划工期75天,每月按30天计算,则考虑设计修改和费用补偿,乙施工单位完成B分部工程每月应获得的工程价款如下:
①第1个月按原计划正常施工:工程款=500/(75/30)=200(万元)
②第2个月按原计划正常施工15天,停工15天:工程款= 200×15/30+8= 108 (万元)
③第3个月完成设计修改后的剩余工程:工程款= 560—(200+108-8 )+3=263(万元)
(2)B分部工程的最终合同价款为3个月工程款的合计:200+108+263=571(万元)
3.事件3中,由于建设单位要求B分部工程修改设计,致使乙施工单位的合同工期延长,乙施工单位理应提出工程延期申请,但乙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程延期申请不妥。乙施工单位应向甲施工单位提出,甲施工单位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程延期申请。
B分部工程的实际工期:75+15=90(天)。
4.事件3中,由于原进度计划中B分部工程与F分部工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天,因此,B分部工程修改设计延长15天后,F分部工程的最早开始时间将推迟10天。同时,由于F分部工程为关键工作,其开始时间推迟10天,将会使总工期延长10天。
5.事件4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已进场准备安装设备的丙施工单位未经项目监理机构进行资格审核,则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如下:
(1)向甲施工单位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其报送丙施工单位分包资格材料;
(2)审查所报送的丙施工单位资格材料;若审查合格,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通知甲施工单位同意丙施工单位开始设备安装;若审查不合格,则由总监理工程师通知甲施工单位另行选择分包单位。

第5题: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总监理工程师对监理机构的部分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审核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监理人员的成绩考核,调换不称职监理人员;
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争议和工程索赔。
事件2:施工单位向项目经理机构提交了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包括执业执照、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分包单位业绩及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时发现,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不全,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提交相应材料。
事件3:深基坑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审查该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后,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在项目监理机构审批该方案过程中就组织队伍进场施工,并安排质量员兼任安全生产管理员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督。
事件4:项目监理机构在整理归档监理文件资料时,总监理工程师要求将需要归档的监理文件直接移交本监理单位和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保存。
<1> 、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对工作安排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 、事件2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提交哪些材料?
<3>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事件3中,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 、事件4中,指出总监对监理文件归档要求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安排工作:
(1)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审核监理实施细则;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核监理实施细则。
(2)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调换不称职监理人员;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调换不称职监理人员。
(3)不妥之处: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争议和工程索赔;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处理合同争议和工程索赔。

2.事件2中:
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提交的材料包括: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3.事件3中,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做法:
(1)不妥之处:审查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后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
正确做法:报送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2)不妥之处:在项目监理机构审批过程中就组织队伍进场施工;
正确做法:应在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组织队伍进场施工。
(3)不妥之处:安排质量员兼安全生产管理员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督;
正确做法:安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对现场进行施工安全监督。
4.事件4中,总监理工程师对监理文件归档要求的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要求将需要归档的监理文件直接移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正确做法:项目监理机构向监理单位移交归档,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归档,建设单位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归档。

第6题:

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施工单位完成下列施工准备工作后即向项目监理机构申请开工:①现场质量、生产 管理体系已建立;②管理及施工人员已到位③施工机具已具备了使用条件④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⑤水、 电、通信等已满足开工要求。项目监理机构从未上述开工条件不够完备
事件 2: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分包单位业绩。 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时发现,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不全,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提交相应材料。
事件 3: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送了《施工测量成果报验表》,并附有测量 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了控制桩的校核成果和保护措施后即予以签认
事件 4:甲施工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后,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工程竣工报验单,项目监理 机构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后,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事件 5: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时发现混凝土浇筑后出现了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要求施工单位按 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问题:
1.针对事件 1,施工单位申请开工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2.事件 2 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提交哪些材料?
3.事件 3 中,专业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复核哪些内容?
4.指出事件 4 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5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事件 5 中的质量缺陷


答案:
解析:
1.答:施工单位申请开工还应具备的条件:(1)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已完成,(2)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3)进场道路已满足开工要求。
2.答:还应补充材料: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生产许可文件;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3.答:事件3 中,专业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复核的内容如下:
(1)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复核(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
4.答:1)不妥之处:甲施工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
2)不妥之处: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正确做法: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3)不妥之处:项目监理机构在竣工验收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正确做法:应在竣工验收前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5.答:(1)签发监理通知单,责成施工单位进行处理。
(2)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缺陷调查,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
(3)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并签署意见。
(4)施工单位按审查合格的处理方案实施处理,项目监理机构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
(5)对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工程监理单位核实施工单位申报的修复工程费用,签认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建设单位
(6)处理记录整理归档。

第7题:

某实施监理的建设项目,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负责人主持召开了设计交底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会后,施工单位整理形成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送设计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后作为施工和监理的依据。
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会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驻场机构、人员及分工,建设单位对项目监理机构进行了授权,施工单位介绍了施工准备情况,项目监理机构将监理规划的编制进展及主要内容作了介绍,会议确定了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以及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并要求施工单位完成会议纪要整理。
【问题】
1.指出该项目设计交底会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指出该项目第一次工地会议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第一次工地会议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4.说明监理规划的编制及报批流程。?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设计交底会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负责人主持召开了设计交底会。
理由:设计交底会应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召开。
(2)不妥之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设计交底会。
理由:设计单位相关人员也应参加设计交底会。
(3)不妥之处:施工单位整理形成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理由:设计交底应由设计单位按专业汇总、整理形成会议纪要,与会各方会签。
(4)不妥之处:设计交底会议纪要,送设计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后作为施工和监理的依据。
理由:设计交底会议纪要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责任人签字,即成为施工和监理的依据。
2.该项目第一次工地会议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会议。
理由:建设单位应工程开工前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2)不妥之处:项目监理机构将监理规划的编制进展作了介绍。
理由:监理规划应该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前就编制完成。
(3)不妥之处:施工单位完成会议纪要整理。
理由:应由监理单位完成会议纪要整理。
3.第一次工地会议还应包括: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开工准备情况;建设单位和项目监
理机构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4.监理规划的编制及报批流程如下。
(1)监理规划的编制:监理规划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监理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监理方法和措施,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制。
(2)监理规划的报批流程:工程监理规划编制完成后,必须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项目业主。

第8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选择了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在合同履行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合同约定的工程开工日前,建设单位收到甲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后即予处理。建设单位考虑到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且甲施工单位的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已经进场,便审核签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并通知了项目监理机构。
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甲施工单位的资金出现困难,无法按分包合同约定支付乙施工单位工程款。乙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支付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受理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向乙施工单位签发了付款凭证。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中发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某部位存在质量隐患,专业监理工程师随即向甲施工单位签发了整改通知。甲施工单位回函称,建设单位已直接向乙施工单位付款,因而本单位对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承担责任。
事件4: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建设单位于2018年9月20日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各单位分别签署了质量合格文件。建设单位于2019年3月办理了工程竣工备案。因使用需要,建设单位于2018年10月初要求乙施工单位按其示意图在已验收合格的承重墙上开车库门洞,并于2018年10月底正式将该工程投入使用。2020年2月该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大量漏水,经监理单位组织检查,确认是因开车库门洞施工时破坏了承重结构所致。建设单位认为工程还在保修期,要求甲施工单位无偿修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罚。
<1> 、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 、指出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 、在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出事件4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应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甲施工单位、乙施工单位进行处罚?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
(1)建设单位接受甲施工单位报送的开工报审表不妥。理由:开工报审表应报监理机构。
(2)建设单位签发开工报审表并通知项目监理机构不妥。理由:开工报审表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并报建设单位。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受理乙施工单位的支付申请不妥。
理由: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
3.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或疏忽影响了工程质量,总承包单位均承担连带责任。
4.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未按条例要求时限备案不妥。理由:按条例规定于验收合格后15日备案。
(2)要求乙施工单位在承重墙上按示意图开洞不妥。理由:应通过设计单位。
(3)要求甲施工单位无偿修理不妥。理由:不属于保修范围,由开门洞造成的已验收合格管道破坏,由乙施工单位修理。
5. (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应予处罚。
理由:未按时备案、未通过设计开门洞。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单位不应处罚。
理由:工程验收合格。
(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甲施工单位不应处罚。
理由:工程已验收完成,分包合同已解除。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乙施工单位应予处罚。
理由:对涉及承重墙的改造,无设计图纸施工。

第9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选择了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在合同履行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合同约定的工程开工日前,建设单位收到甲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后即予处理。考虑到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且甲施工单位的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已经进场,便审核签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并通知了项目监理机构。
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甲施工单位的资金出现困难,无法按分包合同约定支付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乙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支付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受理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向乙施工单位签发了付款凭证。
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中发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某部位存在质量隐患,专业监理工程师随即向甲施工单位签发了整改通知。甲施工单位回函称,建设单位已直接向乙施工单位付款,因而本单位对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承担责任。
事件4: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建设单位于2010年9月20日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各单位分别签署了质量合格文件。建设单位于2011年3月办理了工程竣工备案。因使用需要,建设单位于2010年10月初要求乙施工单位按其示意图在已验收合格的承重墙上开车库门洞,并于2010年10月底正式将该工程投入使用。2012年2月该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大量漏水,经监理单位组织检查,确认是因开车库门洞施工时破坏了承重结构所致。建设单位认为工程还在保修期,要求甲施工单位无偿修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罚。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在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应该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甲施工单位和乙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建设单位接受并签发甲施工单位报送的开工报审表。 理由:开工报审表应报项目监理机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并报建设单位。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项目监理机构受理乙施工单位的支付申请,并签发付款凭证。
理由: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
3.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或疏忽影响了工程质量,总承包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
4.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工程竣工未按时限备案。
理由: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备案。
(2)不妥之处:建设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在承重墙上按示意图开车库门洞。
理由:在承重墙上开车库门洞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
(3)不妥之处:要求甲施工单位无偿修理。
理由:不属于保修范围,由建设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开车门洞造成的已验收合格管道破坏,应由乙施工单位修理。
5.(1)对建设单位应予处罚。
理由:未按时备案,擅自在承重墙上开车库门洞。
(2)对监理单位不应处罚。
理由:监理单位无过错。
(3)对甲施工单位不应处罚。
理由:甲施工单位无过错。
(4)对乙施工单位应予处罚。
理由:对涉及承重墙的改造,无设计方案施工。

第10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签订了总包单位,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桩基础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后,基础局部出现开裂,经调查分,该质量事故是由于设计不当所致。
事件2: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损失。施工单位及时向监理机构提出如下索赔:
(1)在建工程损失8万元,施工机具损坏损失3万元;
(2)施工单位受伤人员医药费、补偿金1万元;
(3)施工机械闲置、施工人员窝工损失2万元;
(4)工程清理、修复费用1万元;
(5)工期补偿7天。
事件3:为了保证按期完工,甲施工单位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将装饰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乙施工单位向监理机构提交了《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同意分包单位进场施工。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甲施工单位汇总甲、乙施工单位的工程档案后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工程档案验收。
<1> 、针对事件1,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2> 、事件2中,不可抗力损失的承担原则是什么?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应如何处理?
<3> 、事件3中,有哪些不妥,说明理由。
<4> 、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如下:
(1)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
(2)审查事故处理技术方案;
(3)跟踪监督桩基础工程处理过程;
(4)验收桩基础工程处理结果;
(5)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6)将完整的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整理归档。
2.根据《标准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失,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分别承担:
(1)永久工程,包括已运至施工场地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害,以及因工程损害造成的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2)承包人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
(3)发包人和承包人各自承担其人员伤亡和其他财产损失及其相关费用;
(4)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但停工期间应监理人要求照管工程和清理、修复工程的金额由发包人承担;
(5)不能按期竣工的,应合理延长工期,承包人不需支付逾期竣工违约金。发包人要求赶工的,承包人应采取赶工措施,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的索赔申请应处理如下:
(1)在建工程损失8万元,同意该部分索赔;施工机具损坏损失3万元,不同意该部分索赔;
(2)施工单位受伤人员医药费、补偿金1万元,不同意该部分索赔;
(3)施工机械闲置、施工人员窝工损失2万元,不同意该部分索赔;
(4)工程清理、修复费用1万元,同意该部分索赔;
(5)工期补偿7天,同意该部分索赔。
3. (1)分包单位向监理机构提交了《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不妥,按照总分包的合同管理关系,分包单位的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应通过施工单位报送。
(2)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同意分包单位进场施工不妥。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分包单位的资格材料进行完整的审查后,还应提交由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同意分包单位进场的通知。
4.建设单位要求将工程档案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工程档案验收不妥。
理由:工程档案应提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对工程档案进行验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