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诗歌“()”的概念。

题目
填空题
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诗歌“()”的概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代诗论的专门著作主要有()

  • A、王昌龄《诗格》
  • B、皎然《诗式》
  • C、司空图《诗品》
  • D、聂奉先《续广本事诗》
  • E、齐己《风骚旨格》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讲诗有三境:()、情境、意境。


正确答案:物境

第3题:

“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A.王昌龄

B.陈子昂

C.韩愈

D.柳宗元


正确答案:A

第4题:

唐代的王昌龄在《诗格》中所说的诗之三境是()、()、()。


正确答案:物镜;情景;意境

第5题:

唐人评论诗歌的专门著作,有()《诗格》、皎然《诗式》、司空图《诗品》等。


正确答案:王昌龄

第6题:

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品类的诗评家是()

  • A、王昌龄
  • B、白居易
  • C、司空图
  • D、皎然

正确答案:C

第7题:

边塞诗派指盛唐以王昌龄、王之涣为最主要代表的诗歌流派。()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人是( )

A.柳宗元

B.白居易

C.杜甫

D.王昌龄


参考答案:D

第9题:

比较李益七绝边塞诗与王昌龄同类诗歌的异同。


正确答案:李益的边塞诗主要书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这些诗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与王描写“边愁”的诗歌相比,王诗雄浑悲壮,李诗凄凉感伤;李七绝边塞诗艺术上成就很高,形象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律的和谐婉转,语言的精练自然,都接近于王;李诗善于以音乐去揭示和深化人物的情感,使视、听、感三者起了极其优异的协同作用,增强了诗歌抒情的含蕴力和表现力。
这一点进一步发展了王七绝边塞诗中音乐与抒情相结合的特色,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李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又体现出“慷慨意气、武毅犷厉”的特色,“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点明了李边塞诗的基本风格,而王边塞诗则深宛蕴藉。

第10题:

唐代的王昌龄在《诗格》中所说的诗之三境是()、情境、意境。


正确答案: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