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形式。

题目
问答题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形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给战斗者》是田间于抗战初期写的抒情长诗。这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抗日战争的颂歌,为人民解放而战的战斗者的颂歌。诗歌洋溢着高昂的战斗激情,似进军的鼓声,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必须/战斗了,/……我们是一个巨人,/生活就要战斗,/高贵的灵魂,/宁死也不屈服,/伸出/双手来,/迎接——自由。”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面对日本侵略者,面临亡国灭种大祸时共有的心声。诗篇以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生动画面,抒写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辛勤劳作的和平生活和悠久历史,愤怒谴责日本侵略者奸淫烧杀、侵占我国领土的罪行,歌颂“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的伟大的抗日战争,表达了“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的民族感情和决战意志。诗篇结尾“在诗篇上,/战士底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把中国人民誓死保卫祖国的钢铁意志表达得极富哲理和诗意,给人以深刻启示。长诗以精短的“鼓点”式诗行(或称“短行体”)为主要特点。把句于拆开分行,——行时常只有两或三个字,造成急促、跳跃的节奏,急骤的旋律,来表达激越的情绪。像战鼓:“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闻一多赞誉他是“时代的鼓手”、“擂鼓的诗人”。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凤凰涅槃》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动人传说,象征着旧世界和诗人旧我的毁灭及新世界和诗人新我的诞生。整个《女神》所显示的彻底的毁坏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诗人对时代本质特征的认识,都集中体现在这首诗中。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氛。它们诅咒冷酷污秽的旧宇宙,集木自焚、把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与不义投入烈火,在燃烧中获得新生,这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精神的形象写照。凤凰的再生,是经过斗争冶炼后的创造和新生,也是祖国及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热烈的破旧立新、追求自由、创造理想的热情。
在艺术特色上,《凤凰涅槃》表现出了浓烈醇厚的浪漫主义抒情特征。
首先,《凤凰涅槃》显示出一种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凤凰自焚再生的故事贯通着蔑视一切、荡涤一切、创造一切的磅礴气势和力度。
其次,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绚丽浓厚的色彩也是《凤凰涅槃》的重要特征。诗人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无限发挥想象力,运用色彩绚丽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描写,使整首诗情感浑厚、色彩绚丽、内蕴深沉。
第三,《凤凰涅槃》,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它具有史诗般的艺术构架,既有浓郁浪漫的抒情,又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是戏剧化的诗和诗化的戏剧,达到了诗剧合一的完美的艺术效果。
总之,《凤凰涅槃》的思想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女神》中不朽的杰作。

第2题:

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


正确答案: 1、对女性婚恋题材的偏好。她触及了男女情爱中的各个侧面。作者本人坎坷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使她对“爱情”、“婚姻”获得了相当深入透彻的理解。虽然她对人生问题的答案不同于冰心的“爱”,而反复地渲染异性的不可靠、爱情不是医治人生的灵丹。庐隐的这些作品确实能给青年人更多人生的真谛与警悟,在感伤哀怨的基调中投射出力量。
2、庐隐小说的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的影响,低沉郁闷。作者对女性心理大胆、真率、细腻的剖白,与社会心理、道德标准紧紧相连,从而突破了单纯的男女之爱的描写。

第3题:

写于1937年底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


正确答案: 思想:《寄小读者》是冰心著名的通讯体散文集,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叙写她赴美留学旅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贯串的是对母亲、童真、大自然的礼赞和热爱眷念祖国的感情。除这“三爱”之外,爱祖国是《寄小读者》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把她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艺术:《寄小读者》满贮诗情,写景如画,艺术上具有抒情诗、风景画的特色。

第5题:

简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张恨水是通俗小说家,一生作品甚多,中长篇达一百多部。《啼笑姻缘》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这表现在:
①对封建军阀刘将军之流罪恶的揭露,他依靠权势、暴力霸占民女沈凤喜,毁了沈凤喜;
②平民(原江湖中人)关寿峰、关秀姑为民除害刺杀刘将军,表达了对封建军阀的反抗。
③樊家树和沈凤喜相爱,他们一个是有门第、有势力的富家子弟,大学生;一个是唱大鼓的卖艺女子,而且后来沈凤喜被军阀霸占而樊家树爱心不变,这具有反封建“门第”、“贞节”观念的意义,是一种很进步的恋爱婚姻观。当然,关氏父女除暴安良的侠义之举,是带有市民意识的,虽大快人心,但旧世界不会变好,有其思想局限性。《啼笑姻缘》所以红极一时,除思想上投合市民外,艺术上主要在于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丰富、曲折多变,人物命运和爱情结局始终紧扣人心。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爱情关系复杂而饶有兴味,作者设计沈凤喜和何丽娜面貌相似而产生一系列误会,在“巧”字上做文章,使情节生色不少。此外,将言情小说和武侠传奇融合,传统章回小说和外国小说技法融合,亦新亦旧,扩大了读者面。

第6题:

简析艾青的长诗《火把》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形式。


正确答案: 艾青的长诗《火把》是一曲表现抗战时期青年生活道路的青春之歌,叙写一对女青年在某城市参加火炬游行的故事。女青年唐尼常沉溺于个人感情小天地,感到生活空虚,另一位比较成熟的革命女性李茵邀她去参加火炬游行,在浩浩荡荡的群众火把洪流中,在李茵的亲切劝导下,唐尼终于冲破个人感情的藩篱,举起火把融人革命集体之中,跟着光明的队伍前进。“火把”是时代的光明的象征,由广大人民爱国热情燃起。在表现手法和形式上,诗人采取内心独自和对话的方式,细致描写了唐尼的心理历程及其变化,李茵以自身经历劝导唐尼,显得十分亲切。唐尼的心理代表了一部分青年的彷徨苦闷心态,因而长诗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第7题:

简析《沉沦》的思想


正确答案: 《沉沦》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1、小说大胆描写了这个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以及由此而生的变态性心理。追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
2、作品最后通过主人公之口喊出的“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表达了郁达夫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第8题: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形式。


正确答案: 《给战斗者》是田间于抗战初期写的抒情长诗。这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抗日战争的颂歌,为人民解放而战的战斗者的颂歌。诗歌洋溢着高昂的战斗激情,似进军的鼓声,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必须/战斗了,/……我们是一个巨人,/生活就要战斗,/高贵的灵魂,/宁死也不屈服,/伸出/双手来,/迎接——自由。”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面对日本侵略者,面临亡国灭种大祸时共有的心声。诗篇以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生动画面,抒写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辛勤劳作的和平生活和悠久历史,愤怒谴责日本侵略者奸淫烧杀、侵占我国领土的罪行,歌颂“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的伟大的抗日战争,表达了“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的民族感情和决战意志。诗篇结尾“在诗篇上,/战士底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把中国人民誓死保卫祖国的钢铁意志表达得极富哲理和诗意,给人以深刻启示。长诗以精短的“鼓点”式诗行(或称“短行体”)为主要特点。把句于拆开分行,——行时常只有两或三个字,造成急促、跳跃的节奏,急骤的旋律,来表达激越的情绪。像战鼓:“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闻一多赞誉他是“时代的鼓手”、“擂鼓的诗人”。

第9题:

简析田汉的《丽人行》的思想和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 《丽人行》是田汉以现实主义为特色的大型剧本。以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为背景,通过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日本侵略军铁蹄下沦陷区人民的惨痛苦难生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走狗的罪恶,描写了革命者在艰险环境中艰苦卓绝的工作。在艺术上,田汉早期剧本以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为重要特色,并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成分,参加左联后剧作的现实主义成分增强,但浪漫主义仍是重要因素。《丽人行》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了田汉创作的多面性。剧本以写实笔法刻画人物,三个女性性格鲜明:。纱厂女工刘金妹忍辱负重,她受日寇凌辱,丈夫被弄瞎眼睛,为了生活被迫卖淫,丈夫知晓后她企图自杀,被革命者救出;知识女性梁若英性格软弱,抗战中因战乱和革命者丈夫分离,在上海被邪恶势力腐蚀,后经帮助而迷途知返;李新群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为抗战暗中奔走,历尽艰辛,对抗战胜利抱有坚定的乐观信念。在戏剧形式上,田汉大胆创新,打破了话剧只分幕的传统格式(西洋话剧传统只分幕,移植至中国后亦如此),采取中国传统戏曲分场的形式,安排了4幕21场,从而让剧情在多变的场景中迅速开展和转换。因而《丽人行》在话剧形式发展上有其意义。

第10题:

简析《烙印》的思想和“意新语工”的特点。


正确答案: 《烙印》是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表现出臧克家执著于现实的态度和忠实于真实性原则的现实主义的特点。诗集把主要目光注向于下层劳动者、弱小者,如《老哥哥》、《贩鱼郎》、《炭鬼》、《补破烂的女人》、《捡煤球的姑娘》、《洋车夫》、《两个小车夫》、《当炉女》等,对他们的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其中,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诗篇,占有重要地位,如《农家的夜晚》、《难民》、《老马》等。作品描绘了农村水旱灾荒、经济破产、农民离乡背井、凄凉阴森的景象。代表作《老马》以象征手法,抒写了农民的苦难和农民的坚忍精神:“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这是旧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的形象写照。《老马》以及其他许多抒写农民的诗篇,使他获得了“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受闻一多的影响,诗创作态度严谨,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写诗,注意炼意炼句炼字,因而艺术上具有“意新语工”的特点。《老马》一诗就鲜明地体现这一特点。诗作以农民的被残酷压迫剥削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凝结为驾辕的老马形象,最为贴切,老马为日常生活常见,如牛马般生活也为人所常道,诗人以之象征旧中国农民,遂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颇有化俗为新之妙。诗仅八句,而旧中国农民受苦难之深,命运之悲惨,统治者之凶残毒狠,农民之忍耐精神,历历如同身受,见出炼句炼字的功夫。当然,臧克家的有些诗,有过分拘谨、雕琢,失去自然的毛病,抗战后的诗歌风格有所改变,格调比较自由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