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画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例举历代画论中关于“迁想妙得”(形象思维)的论述。


正确答案: ①东晋顾恺之《论画》。“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②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③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
④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綢(虫字旁)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⑤明代王履《华山图序》俗情喜同不喜异,藏诸家,或偶见焉,以为乖于诸体也,怪问何师?余应之曰:“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第2题:

“心师造化”是南朝陈时()在《()》里首先提出来的,正确指出了画家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迁想妙得”是()首先提出来的。“六法”则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在《()》里提出的,指()。“四格”是唐代提出,宋代完善,指()。


正确答案:姚最;续画品录;顾恺之;古画品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臵、传移模写;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第3题:

如何理解“迁想妙得”?


参考答案:迁想妙得是中国绘画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基于生活体验基础之上的精思熟虑、绝想佳构,既反映了主观与客观的联系,又对画家提出了精于思索、捕捉精髓的更高要求。所谓“迁想”,可以理解为画家作画之前,先要观察、研究所描绘的对象,深入体会,揣测对象的思想情感;所谓“妙得”,即通过“迁想”、实践,正确把握、理解客观对象的性质特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生动的艺术构想,做到胸中有数。

第4题:

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了“迁想妙得”、“()”的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以形写神

第5题: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正确答案:这是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理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

第6题:

[画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


正确答案: 这实际指中国画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
“心师造化”即以造化为师。造化本指自然界,后来泛指一切客观事物。“心师造化”是南朝陈时的姚最在《续画品录》首先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正确指出了画家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客观事物是画家创作的艺术源泉,是画家进行创作的客观依据,也就是说画家要向自然和生活学习,才能创作出生动的作品来。如唐代曹霸以马为师,元代赵孟頫画山水取法自然,说“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
“迁想妙得”是唐代顾恺之首先提出来的,这是关于画家如何体验生活以获得艺术构思的理论。画家在作画之前,首先要观察、研究描绘的对象,深入揣摩、体会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这就叫“迁想”;在迁想的基础上画家逐渐了解和掌握了对象的精神气质,经过分析、提炼,获得了艺术构思,这就叫“妙得”。因此,迁想妙得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艺术家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它对中国画实践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第7题:

“迁想妙得”


正确答案: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第8题:

山水画创作方法遵循的原则是()。

  • A、外师造化
  • B、搜妙创真
  • C、中得心源
  • D、以形写神

正确答案:A,C

第9题:

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思想的含义,是提倡画家与()之间主与客的互相联系。


正确答案:以形写神

第10题:

顾恺之在《》中提到了“迁想妙得”、“()”的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论画;以形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