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山水画的审美特征表现为()。

A意象

B意境

C形象

D情景


B

第2题:

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品类的诗评家是()

  • A、王昌龄
  • B、白居易
  • C、司空图
  • D、皎然

正确答案:C

第3题:

意境和意象的内涵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主要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参考答案:C

第4题:

形式美感的审美意境的着重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构图与变象:突破了现实生活现象的三维空间,因而形式美的艺术特征十分强烈,矛盾的内容从艺术设计的需要出发突出形式,使构图完美、形象典型、关系明确、形神统一。构图特点:采用对称形式,装饰性强、结构合理。
(二)构图与情势:主要论点有宗经、正律、神思、通变、定热、情采、夸饰、隐秀,认为神用系通,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接物引情、神与物流。设计上表达情感色彩,采用取势定形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提出以情设景,以景抒情,实中见虚,虚中见实,实者取情,悟者取势。
(三)构图与方式:构图应属于景致,提出了原则也就是“法度”,景观艺术设计应“远则取其热,近则取其质,要求远景追求气势,近景显示质感。”

第5题:

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
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
第三,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
第四,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

第6题:

简述皎然文论思想。
(1)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
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命题,明确指出诗的创造要缘境生情,这是对传统感物说的继承,强调物象境界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取境——诗境创造论。
诗人取境的眼光要高远而不拘囿,只有宏阔的艺术眼光,才会造就堪称逸品的妙境。皎然认为诗歌的风格特征决定于诗人取境的特质,取何种境象就会产生何种风格,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取境的风格论意义。
(3)文外之旨——诗境特征论。
皎然认为成功的诗境创造会超越文字表层意蕴,由象到象外,由文到文外,引发读者的不尽联想,从而产生“文外之旨”。
(4)辩体有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
皎然继承了陆机、刘勰、钟嵘的文学风格论,在诗境风格方面作出创造性思考。他用19个字标示诗境的19种风格,分类标准虽不统一,有些类型也不太精当,但却在诗歌领域开全面概括诗境风格之先河。皎然在具体概括诗境风格类型时,既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对风格的影响,又重视题材对风格的作用,还兼顾到形式因素特别是语言对于风格形成的作用。

第7题:

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意境的本质:皎然认为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而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界物象两个因素组成的。他在两个因素中更强调情思的作用,认为情思是铸成诗境的主导力量。皎然所谓情思是指植根于由诗人气质、经历、教养、理想等而形成的艺术个性中的情感。并要求诗人把感情的社会性与诗歌的思想性统一起来,使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调和趣味更高、更典型、更理想。
(2)意境的审美特征:其一,意境是贯注主观众象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图景、气氛、情调和韵味,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化境,是意象与意象相互作用而产生新质的艺术空间;其二,读者在鉴赏时,只有透过景、风、色和语言文字等物质性的材料,才能领悟把握其内在心灵的东西,从而引发出丰富的想象和情味来。
(3)皎然简要而深刻地说明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对后来司空图、严羽的有关理论产生了影响。

第8题: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C

第9题:

试述皎然关于意境的本质及其审美特征的看法。


正确答案: (1)皎然在诗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于诗歌意境学说的阐述。要求作诗应当充分抒情达意,又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斤斤计较,他主张借助形象来传情达意。他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命题,认为诗歌是通过描绘“境”来抒发思想感情的。抒情性最强的诗应当是通过“境”来表现而给人以无穷馀味的。他所说的“境”,指的是作品中所描绘的能够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典型的生活环境或精神状态。它来自客观世界,但又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主客观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后人所说的“意境”。皎然所谓的“境”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和构思的产物。
(2)他把有无意境和意境创造的程度作为衡量诗歌作品优劣的主要艺术标准。他认为,诗作的艺术效果首先是由“取境”决定的,“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如他赞美王粲《七哀诗》,是因这首诗创造出令人产生“伤肝之叹”的意境。推崇谢灵运的诗也是由于谢诗善于创造“情在言外”的意境,“诗情缘境发”是皎然的诗歌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他的《诗式》、《诗议》等著作就是以此为核心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
(3)他很重视“取境”问题,“取境”就是创造意境,须经巧妙的艺术构思。所谓“尚于作用”,就是重视诗的艺术构思。他要求“取境”要独创,即立意新颖、境象独特、语言精粹;创造出的意境要自然,描绘意境要有动态美,意境中要蕴含深刻的思想。
(4)总之皎然善于诗歌意境方面的论述是多方面的,是我国诗歌意境说的真正奠基人之一,他继王昌龄所阐明的意境说,开创了我国诗歌理论的新局面,对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诗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是我国传统诗学发展史上的座里程碑。

第10题:

文学意境特征为()

  • A、情景交融
  • B、虚实相生
  • C、心理意境
  • D、审美理想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