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在审查现场报道的主持人时,对主持人的审查依据与标准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编导在审查现场报道的主持人时,对主持人的审查依据与标准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编导如何与主持人沟通确定其在传播中的“中介位置”?


正确答案: (1)主持人的主导作用不等于“主角”
(2)尤其是有嘉宾、受众参与的节目
(3)主持人最高明的主导作用应当是“暗线”的主导
(4)一方面巧妙而非生硬的驾驭节目的内容,推进节目进程;一方面又让嘉宾和受众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地发挥作用
(5)不把嘉宾、受众只作为一种陪衬,或充当现场“看客”走走形式,要做好他们之间的连接
(6)主持人在节目中要深入参与,整体把握好整个节目流程,发挥其主导作用
(7)在与嘉宾之间要认真准备,找到“结合点”,主动协调好与嘉宾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

第2题:

编导在策划编排具有现场报道形式的节目时,现场报道的模式与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模式:
现场报道粗略地分为两类:
一是有预设的现场报道;
一是无预设亦即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
有预设的现场报道,媒体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我国采用多而且逐步积累起来丰富经验的是重大活动的现场报道,以及特别策划的专题(系列)报道。例如,每年的两会报道,奥运会开幕式等。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主要有社会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两大类突发事件。它们的不可预知性,使报道者无法在前期进行足够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资料准备,因此,做现场报道的记者或者主持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报道者既要迅速判断并理清新闻线索,报道出最有价值的、独有的信息,完成职业使命,还必须尊重生命,遵守新闻伦理,平衡人性、道德与职业使命的关系。
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一次完成,用“长镜头”拍摄,声画优势得到最充分发挥,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是各国电视新闻媒体经常、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特点:
1.完整的真实感。电视新闻画面所产生的真实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这种真实感是片断、零碎的。现场报道则不一样,它所产生的真实感,除了画面本身的视觉效应以外,还有其长镜头手法、记者入画、声画合一等因素所形成的完整性所产生的心理同构效应。画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完整的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使观众看到了主客双方的内在联系及其言谈情状,现场报道给观众的画面真实感,是一种未经干涉(如编辑)的、独有的、完整的心理真实。这也是一种较之普通新闻更有深度的真实。
2.亲初的参与感。现场报道由于运用长镜头采访,除了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各种语言因素的交流给观众以视听刺激外,画内其他声画因素的发展变化,也不时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便是现场报道的声画多义性,给了观众以选择的自由,并自由自在地对声画含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这种毫无记者主观选择形成的强制与约束,使观众感到亲切,仿佛置身于画中“围观群众”地位,参与现场采访,这便是心理参与感的形成。除了现场的图像与声音同一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外,记者出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第一人称出现的记者将人际传播的模式引进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当中,亲切自然,缩短了观众和事件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心理参与感与认同感。
3.快捷的时效性。现场报道的画面和音响采集、记者的采访和口头播报都必须在现场完成,不允许事后添加,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剪辑,没有其他加工,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播报出去。因此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往往成为记者抢发新闻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尽快了解事态发展的欲望。

第3题:

策划与编导人员通常包括()等。

A策划人

B制片人

C编导

D主持人


A,B,C,D

第4题:

编导在审查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时,对其言论的特点和基础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特点:
①口语色彩较浓,句式短,口语词汇较多;
②常有活用或非常规的修辞手段;
③采用“拟交流”句式和语态,传播者的主动给予感和交流感增强,语调自然。
要求:
①文稿的口语化处理。是方便理解的、具体生动的、经过加工的精粹口语,而非粗陋的初始口语、市井口语;
②内容加工。需要对新闻事实较为复杂,背景相对生疏的信息做语序的调整,调整思路,找到易于受众理解的叙事角度;
③交流感和讲述感的加工。从故事性的个案切入、适当的细节描述、口语句式、第二人称、富于交流感的设问,无疑而问或自问自答等;
④强记信息要点和叙事的逻辑顺序,注意叙事层次的流畅报团和推进,不要为偶尔的磕巴所困扰。

第5题:

主持人在采访中获得成功,编导要提醒主持人准备什么?


正确答案: 1、资料准备:
(1)占有资料。栏目组同仁通力合作,书面的文献、图片,珍贵的影像资料,有典型意义的实物等等,不仅可以提供专访独特的思路,还能丰富表达手段,使节目可视性、可听性大为提高。
(2)对占有的资料要能够做到“钻进去,跳出来”,前者指“了解”即对占有的材料能够“钻进去”熟悉它,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后者指“见解”,面对各种材料不应满足于现象的罗列、堆积,而要消化材料、研究材料,对所收集的信息有所取舍,能“跳出来”形成观点,这是资料准备中更为重要的一部。总之,占有资料和分析资料可以说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2、谈话准备:
(1)明确谈话的方向和重点
(2)从受众视点寻找访谈的贴近性
(3)设计提问并形成采访脉络
3、心态的准备:
(1)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是访问的首要原则
(2)媒体立场、受众视角、真诚自我三位一体的身份把握
(3)真诚面对受访对象
(4)对自身言行举止的把握

第6题:

为什么要在编导视域下看主持人的急智与幽默能力?


正确答案: 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两个专业不分家,体现在学习体系、知识相通等方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学好编导专业的相关知识,也要保证对播音主持工作的了解,一个成功的编导需要有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也就是说要有主持人的急智与幽默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在电视节目中给主持人变现自己的机会,一个有经验的电视节目编导会给主持人留出一部分的空间让主持人自己去临场发挥。虽然这个部分对于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的应变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是这个临场发挥的部分是主持人的必修课,也是主持人确定自己主持风格的重要环节。一个只会背台词的主持人是不会给节目增添更多的色彩。因此临场发挥的能力很重要。而正是这方面的原因,主持人与编导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更加必不可少,编导在编排电视节目的时候不能让电视直播的场面上时空。因此,对于电视节目各个环节的把控都是十分严谨和必要的。对于这种临场发挥形成的主持风格,随着近年来主持事业的不断发展,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中幽默最受观众的喜爱。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作为一名主持人,幽默感不仅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应付人他们的好感,而且可以使主持人在节目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掌控现场气氛。对于幽默主持风格下观众的反应与收视率的状况,编导的工作压力就会减少很多。如《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等。急智也是在主持人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不可能从始至终都会按编导的台本进行,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就要求编导给主持人一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面对不确定或者紧急的突发事件,主持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与专业素质化解矛盾与冲突。而不是按部就班的遵循着编导给出的台本。主持人的急智同时也减少了编导的工作量与心理压力,主持人在台上能够解决的状况和问题。编导在台下就不用费尽心机地去挽救。如《我是歌手》汪涵的急智救场。所以主持人的急智与幽默不仅仅关系到主持人本身,还关系到编导,编导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节目进行编排以及后期的掌控。

第7题:

编导在制作节目时如何利用好主持人的主持职能?


正确答案:一个优秀节目的产生与播出,需要节目主持人与编导等工作人员之间的通力配合来实现,具体包括对于选题的确定,嘉宾的选择,内容的购成,节目环节与流程,节目元素的运用,技术手段的发挥等,在现今的电视节目而言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不是那么的繁杂,主持人掌握及操作都比较的方便和灵活,这就产生了比较多的全能型的主持人,大多数比较成熟的广播电视主持人,都涵盖了3个以上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全过程。在电视节目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专业化的主持人和编导等工作人员的存在。他们之间的通力配合,才会避免或突破节目的瓶颈而保有持续发展的势头,进入螺旋上升的新高度。

第8题:

主持人在采访中倾听被采访对象的话语,编导要提醒主持人什么?主持人提问过程中编导要提醒主持人什么?


正确答案: 倾听时需要提醒:
1.做好提问前的准备、提问时应尽量简洁、具体化。
2.提问要把握主线,适时引导。
3.主持人应经常给对方自己在“倾听”的信号,适时插话。思维要走在嘉宾和参与者前面,一边倾听一边思考。
4.还要注重非语言的交流,还要学会眼睛的配合和头脑的思考。
提问时需要提醒:
1.注意观察被提问者的情绪,被提问者是否愿意回答该问题,还应该注意与被提问者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
2.注意观众的反应和情绪,提的问题是否慧引起各类观众的兴趣。

第9题:

如何理解主持人的传播语境?编导明确主持人语境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主持人语境的意义用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拆除媒介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和戒备,视新闻传播和接收能有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在当今时代,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调整主持人传播的话语关系,而节目中主持人语境的运用,能更好的让观众平等交流,引起观众共鸣,也有利于编导更好的对节目进行编排,使节目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观众的耳朵和眼睛,实现有效传播,必须率先确立主持人的话语策略。
主持人的职业角色是“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的、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主持人是媒体与受众的中介人物,既要体现媒体的意志,又要反映百姓的意愿,打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通道,所以提倡“略高一筹,换个说法”的策略。
而此策略的具体表现为“四结合”的特点:“传媒机构的视野”、“专家的深度”、“主持人独特的角度”和“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
首先,在语言内容方面,主持人应借助“传媒机构的视野”和“专家的深度”,为受众提供有深度的大量信息和文化含量,从而保证广播电视传媒社会属性的根本要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文化品格。
其次,在话语态度和关系方面,主持人要以比一般受众仅仅“略高一筹”“领先半步”的平等关系及平和心态,面对受众进行传播,可谓“灵魂站在高处,姿态放的平和”。
第三,在话语方式方面,同样的内容和意图要“换个说法”,以“百姓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加以表述。主持人在节目中不能说省事的话,更不能说不负责任的话,要说出与时代主旋律一致的话,风格是日常的、受众喜闻乐见的,又是个性化的,所要达到的传播目的却是一样的。

第10题:

编导在策划编排各类新闻节目时对主持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综合素质
政治思想方面包括: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工作激情;
文化素质方面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合理的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及各类常识,了解中国国情、对社会现实有正确的认知,具有国际视野;
业务素质方面,主要是新闻综合素质,包括新闻敏感、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价值判断、深刻的分析与思辨,对新闻的理解和驾驭,以及落实到新闻传播活动的语言文字素养、准确精炼的口才、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基础;
身心素质方面,包括冷静沉着、反应机敏、情感控制、身体素质都要适应新闻报道工作“冲得上,打的赢”的要求。
2、业务能力
①信息能力。
包括识别、收集信息,梳理、加工信息,运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解读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文附加值的因素;
②策划能力。
与主持人直接相关的策划主要是常规节目及特别节目的策划,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策划,如确立节目选题,构思节目内容的构成。并创造性的运用节目元素、设计表现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③播报能力。
包括有新闻稿的口语传播,即播音能力,以及无稿状态下对事件信息作出准确清楚的叙述报道的力;
④现场报道能力。
在新闻现场做现场观察、扑捉信息、发现细节、实地采访、口头报道和分析评议的能力;
⑤访问能力。
包括演播室与前方记者连线、围绕新闻事件对嘉宾的采访提问,对特定对象特定场合的专访能力以及针对复杂问题的调查采访能力;
⑥议论能力。
包括在消息串联、现场报道、新闻访谈中对新闻信息、新闻事件三言两语的点评能力以及在专门的评论栏目中,把握全局的相对完整集中的评论能力;
⑦直播能力。
在直播,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或因意外,突然增加节目时间的情况下沉着冷静的控制局面,熟练把控节目流程,确保顺利播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