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安娜的悲剧。

题目
问答题
论述安娜的悲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叔本华是如何论述悲剧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的?
叔本华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他人人生是一场摆不脱的悲剧,而个人的生命以至是人生悲苦之源。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使人摆脱意识的桎梏,产生恬静的心理。但他又认为艺术不呢感内带给人长久的愉悦,而只能短暂地让人超越悲苦人生。叔本华认为悲剧是人类文学的最高等级的题材,悲剧艺术效果最强烈,其写作也最困难。悲剧的写作目的是写出人类巨大的不幸;悲剧的价值在于它让人看到了人类的全部悲哀与失败。

第2题:

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悲剧的原因。


正确答案:安娜的悲剧从本质上说,是贵族上流社会的冷酷与伪善造成的。安娜诚实善良,光明磊落,她要求解除不合理的婚姻,正当的与所爱的人结婚,但卡列宁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仕途不愿离婚,安娜才与伏伦斯基私奔。她的胆大行为触犯了整个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动摇了贵族阶级“合法”婚姻的基石,于是,对安娜的非难从上流社会劈头盖脑而来,使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安娜的悲剧与伏伦斯基也有直接关系。他固然爱安娜,但也不无满足虚荣心和征服欲的动机。他并不能真正理解安娜的痛苦和处境,在他的虚荣心和征服欲得到满足之后,在他的仕宦前程以及社会生活与他和安娜的关系发生冲突时,他对安娜变得冷淡了,终于导致安娜走上轻生的绝路。另一方面,安娜毕竟是在贵族社会中接受教育长大的,她不可能完全挣脱旧的观念,因此,她在离经叛道的同时,又为深刻的负罪感所缠绕,背负着承重的精神枷锁,最后卧轨自杀。安娜的悲剧反映了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对俄国的冲击,反映了俄国妇女争取婚姻自由、追求新生活的愿望和要求。

第3题:

以下体现出悲剧性美学特征的作品有( )。

A、《拉奥孔》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长恨歌》

D、《安娜卡列宁娜》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分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安娜的婚姻是家长包办的、不相称的婚姻。
(2)安娜的爱情悲剧从本质上说,是贵族上流社会的冷酷与伪善造成的。
(3)安娜的悲剧与伏伦斯基也有直接关系。他爱安娜,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安娜的痛苦和处境。在他的虚荣心、征服欲得到满足后,当他与安娜的关系同他的社交和仕途发生冲突时,他对安娜变得冷淡,导致安娜走上轻生绝路;
(4)安娜的悲剧与她自己未能完全挣脱旧道德、怀有负罪感、背负精神枷锁,导致精神崩溃也有关系;
(5)安娜的悲剧反映了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对俄国的冲击,反映了俄国妇女争取婚姻自由、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第5题:

分析安娜·卡列宁娜悲剧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官僚世界的冷酷是惨死的主要原因;
②安娜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花花公子渥伦斯基身上,造成她命运的悲剧;
③安娜自身的矛盾是造成悲剧的直接原因;
④安娜的悲剧是时代的产物,社会的悲剧,她的惨死揭露和控诉了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是俄国贵族阶级分化、瓦解的一种表现。

第6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小人物的悲剧”的是()。

  • A、《俄狄浦斯王》
  • B、《罗密欧与朱丽叶》
  • C、《安娜•卡列尼那》
  • D、《一个官员的死》

正确答案:D

第7题: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新旧两种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探求。


正确答案: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美好的素质却一直被封建婚姻束缚着。当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乏味,感情贫乏,主要兴趣在官场。对她来说,妻子不过是件附属品。安娜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那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安娜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她拒绝丈夫的劝说,反抗丈夫的阻挠,冲破社会舆论的压制,公开与渥伦斯基一起生活。然而,在她尽情享受爱的幸福与生活的欢乐之后,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逐渐使她难以忍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和危机感愈演愈烈。失去了一切的安娜想从渥伦斯基身上找回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则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的生是为了爱,她的死也是为了爱,这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上流社会,妻子欺骗丈夫,丈夫欺骗妻子的事屡见不鲜,但只要表面上保持“体面”,即丈夫和妻子保持虚伪的“正常”关系,就算合乎常规和体统。安娜是个感情真挚的人,她不愿意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所以毅然离开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结合。因此,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她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敌视她、侮辱她,对她关上了社交大门。安娜在临死前恨恨地说:“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也是托尔斯泰对那个社会所作的判决。托尔斯泰既对安娜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又对她的道德原则和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有所谴责。但同时又认为,世人无权谴责她,只有上帝才有权指责她破坏了家庭和睦,“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第8题:

举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
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
(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悲剧的审美价值一般是表现为审美存在中的主客体的冲突、斗争的过程,这样其实就是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纵观历史发展中的各类悲剧艺术形式,其实都蕴含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的存在实践的悲剧冲突。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悲剧审美体验不仅停留在怜悯、恐惧等个体情感的范畴之中,而是对基于存在的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第9题:

安娜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她的悲剧根源何在?


正确答案: 安娜•卡列尼娜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带有贵族妇女形象。她遵照姑母之命,嫁给了她不爱的刻板、枯燥、冷漠的官僚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生活。当她和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相爱之后,便公然和他生活在一起,但她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遗弃,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当她赖以生存的唯一精神支柱――渥伦斯基的爱情也淡漠下来以后,她的精神完全崩溃,在痛苦和绝望中自杀了。
安娜悲剧的根源在于:旧的封建门阀婚姻束缚了她的天性,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法律制度剥夺了她追求真诚、自由生活的权利。她成了与整个社会抗争的孤独而不幸的人。她在俄国新旧交替之际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可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无力战胜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这就使孤军奋战的安娜必然遭到失败和死亡的结局。

第10题:

论述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文艺思想。


正确答案: 1、艺术的本质是对苦难人生的慰籍和拯救;
2、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人的生命本能的体现,是艺术产生的本源;
3、日神精神,表现为梦,使人沉浸梦幻般的审美状态去忘却人生的苦难本质,将生命审美化,赋予生命存在的理由;酒神精神,表现为醉,指人在痛苦与狂喜的癫狂中体现出的原始激情,个体生命与个体意识化入一种浑然忘我之境,获得与世界本体相融合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