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意义?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 -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第2题:

试述民俗文化在旅游中所起的作用?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

第3题:

试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分类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人类的学习室及其复杂的, 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学家研究的学习只是十分复杂的学习现象的摸 个侧面或某个局部,绝不能以偏概全。用这些局限的理论来解释一切学习现象,这种认识对 教学论研究的启示是: 如果人们想利用学习论原理来改进教学则首先必须注意研究学习的类 型。因此产生了一种被称为任务分析教学论的教学论思想。

第4题:

试述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
第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点。
第三,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特点。
第四,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点。第五,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征。
第六、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征。
第七、儒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第八、务实事,轻玄想,重实用,戒空谈,看实效,重实绩,主张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传统。

第5题:

试述学习教育管理学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深入进行教育管理改革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要保证教育改革正常地、健康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否则我们就会陷入盲目性。现在已经出台和将要出台的改革项目,如:干部任期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产学合作制、一校两制、教学评估、干部考绩、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定员定编和优化组合、工资总额任务包干制等等,对于这些改革项目,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对其利弊得失也有不同的评价。而且事实上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几乎每一个方案都是利弊兼容一身,只不过是利大于弊,或是利小于弊而已。如果有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的指导,方案得以正确的选择和实施,“利”必居于主导地位,“弊”一定会处于次要地位。缺乏理论的指导,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必然会影响改革的成效。
(2)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现代化、科学化需要理论指导
教育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指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我们要办好教育,就必须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做指导。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因素、各个工作项目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就需要采用调查、统计、测量、评估、诊断、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合理配置和调整,达到提高学校组织对外的适应力,对内的聚合力,这是实现教育管理目标最优化的重要条件。现代科学管理中,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管理过程的指标粗放、信息缓慢和分散无序的状态,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彻底改变管理落后的面貌,学必须学习和研究教育管理学。
(3)提高教育管理干部的专业素质,需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干部的素质是办好教育的前提条件。这里讲的素质是指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品德和能力等内在特征。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随之发展变化。他们不仅要了解教育方针、政策和各项教育法规,而且要具有制定教育规划,进行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检查与评估的实际能力,以及总结、交流、推广经验的能力。所教育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教育管理学。

第6题:

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答案:
解析:
长征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的力量悬殊,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11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转战14个省,历经曲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第7题:

试述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第三,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第8题:

试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
3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章,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它既有助于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知己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认识内外世界。
④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作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②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
(2)调整和控制行为。心理学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

第9题: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正确答案: (1)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民族理论新发展,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
(2)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是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继续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搞好当前民族工作的需要。
(3)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对我们进行各项民族研究工作,也有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第10题:

试述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作用?


正确答案: 1、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文化会对当地文化进行冲击,从而淡化甚至同化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过分地、夸大地宣传会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化。
2、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由于旅游者的涌入,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会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异地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随之,民风淳朴也会丧失,还会出现崇洋媚外等,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3、腐朽生活方式的散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西方社会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或思想意识会相伴而至,造成优良传统的丧失,这些都要采取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以使民俗文化资源得以长期地使用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