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民俗学的任务和内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民俗学的任务和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在我国古代,“民俗”只作为“民间风俗”的缩称,现一般人的习惯用法还是取义于这一感念。西方民俗学中“民俗”,是做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的,除包括风俗,习惯,节日,迷信,禁忌,信仰,巫术等之外,还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重要材料。

第2题:

请阐述“书法民俗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正确答案:“民俗学”即研究国家或民族的生活习俗的学科。在中国,书法这一看似最单纯的艺术能延续数千年而不衰,与中华民族上至宫庭权贵,下至仕人百姓的生活与书法这一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大都是巫术的工具;金文则是奴隶主记其功德的艺术手段;历代科举需要好的书法;宫庭、官府、家庭都以挂书法作品而显其雅致;即使不通文墨的商人也要陈设几件中堂、楹联以避其俗;至于各阶层春节期间的春联更是不可少。各地的建筑,无论殿堂寺院、亭台楼阁,如无楹联,则将大刹风景,……为总结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建立“书法民俗学”则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它应以“民俗学”为基础,紧密结合书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给以科学的解释。

第3题:

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德育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和时事、政策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1)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2)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①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护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利益的坚强意志的教育。②理想教育。③集体主义教育:形成集体观点,关心集体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④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⑤自觉纪律教育。⑥民主与法制教育: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关于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关于遵守法律,尊重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等。⑦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⑧道德教育: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时的行为规范教育。

 

第4题:

试述五四时期至抗战爆发前民俗学学科发展的三段学术历程。


正确答案: (一)北大时期
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1918年春,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在校刊上逐日登载近世歌谣。1920年,歌谣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两年后,发行《歌谣》周刊,出版了九十七期。后并入《国学们周刊》,继续收集、发表各类民间文学作品。我国早期的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也在北大校刊发表《歌谣选》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时期,顾颉刚运用历史地理比较的方法,撰写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的论文。董作宾在《看见她》专号中发表了《一首歌谣的比较研究》一文,进行了母题研究的尝试。稍晚,矛盾出版了《中国神话研究ABC》一书。此外,周作人、刘半农、郑振择、胡适等的成绩也比较显著。
(二)中大时期
1927年秋冬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同时创办了《民间文艺》周刊,共出十二期。次年更名《民俗》周刊,出版了一百一十期。《民俗》所刊载的民俗资料,大大超过了北大时期。该刊除歌谣外,还登载了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相当数量的作品,编发了多期民俗专号,出版了多种民俗丛书。这个时期的国内民俗学著作,比较著名的有: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江绍原的《发须爪》、钟敬文的《民间文艺丛话》、容肇祖的《迷信与传说》、赵景深的《童话论集》和黄石的《神话研究》等。中大的民俗学活动,被学者们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的标志。
(三)杭州时期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于1930年在杭州成立,它将民俗学运动继续推向深入。学会主办了《民俗月刊》杂志,出版了理论丛刊《民俗学集镌》和专刊《民俗艺术专号》、《民间风俗文化》与《民俗特刊》,并对国外的民俗学理论和学术动态也增加了介绍。民俗学的研究方法,起初仍以人类学为主,后来吸收了法国和日本的民俗学学说。钟敬文这一时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如《金华斗牛的风俗》、《中国神话的文化史价值》、《民间文艺学的建设》和《民众生活模式与民众教育》等,从经济上探求民间习俗的社会根源,提出了民俗学与文化史的关系、民俗学者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社会责任,以及创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等重要问题。

第5题:

试述我国土地权属管理的概念、任务和内容。


正确答案:土地权属管理是国家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关系而依法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的科学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的基本任务为:
①巩固、维护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②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不断改善土地使用条件的积极性;
③调整土地关系。
土地权属管理的内容包括:
(1)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国家依法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进行确认,对每宗地要经过土地申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登记发证等法律程序,进行土地权属的确认。
(2)依法管理土地权属变更。
①土地所有权变更,主要是国家征收集体土地;
②土地使用权变更,主要有土地划拨、使用权出让转让、因赠与、继承、买卖、交换、分割地上附着物而涉及变更以及因机构调整、企业兼并等而引起变更;
③他项权利变更及主要用途等。
(3)依法调查、处理土地权属纠纷。

第6题:

试述医院后勤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正确答案: 医院后勤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大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医院经济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物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任务是为医院的运转和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对医院的财务收支进行管理。
(2)医院资产管理:包括对固定资产如医疗设备、医院房产、交通工具、通讯设施等的管理,对流动资产如医疗消耗用品、生活保障用品等的管理。
(3)医院能源管理:包括对水、电、空调、交通、能源及其相关设备的管理,并保证其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
(4)医院环境管理:包括对医院的绿化、美化、噪声控制、三废处理、空气及污水质量监测,以及医院太平间等项工作的管理。
(5)医院生活供给及服务管理:包括对职工及患者的餐饮供应以及其他生活需求诸如日用小商品供应等的管理。
(6)医院安全与秩序管理:包括对医院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施工安全、防盗保安等事项的管理,同时应依法维护医院内部各项活动的正常秩序。
(7)医院后勤人才管理:主要包括引进专业人才,培训在职职工和培养后勤工作人员团队精神。

第7题:

试述三十年代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时间、主要活动和重要人物?


正确答案: (1)1927年冬天,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归属于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设主席一人,由其独立审定刊物,处理一切会务。
(2)民俗学会的主要活动,仍是搜集研究民间文艺,但其搜集活动、研究活动一开始就比较偏向于民俗学,侧重于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
(3)特别是理论上,后来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相汇合。这一时期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上的重要人物主要有周作人、顾颉刚、赵景深、郑振铎等。

第8题:

属于民俗学内容的有:

A、民俗史

B、民俗志

C、民俗学史

D、传统文化

E、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民俗学的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民俗学原 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等六大部分。

第10题:

试述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正确答案: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