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郭沫若诗剧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色?

题目
问答题
论述郭沫若诗剧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茶馆》艺术结构最大的特色是独创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线索的结构方法,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
在“茶馆”这个典型的社会场景中,安排众多人物出场活动,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各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其他龙套人物根据需要来去自由。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拓宽了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

第2题:

论述20年代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抒情特色。


正确答案: 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
(1)《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
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充满彻底反叛精神和对光明新世界的热切向往。
(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5)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

第3题:

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驳中有立,驳立结合,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第4题:

郭沫若早期诗剧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诗剧是一种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戏剧形式。郭沫若是我国诗剧的首创者,他的诗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郭沫若这一时期的诗剧作品主要有五部,它们是收入《女神》诗集中的《女神三部曲》(即《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和收入诗集《星空》中的《广寒宫》与《孤竹君之二子》。这些诗剧所表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思想、情绪与他这一时期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绪是一致的。

第5题:

论述郭沫若诗剧的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综观郭沫若的诗剧,其创作上的总体特征是:题材上以青春童话、历史传说和神鬼故事为主,多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有着浓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着力表现反抗专制、张扬个性、渴望创造、追求光明的“五四”时代主旋律。郭沫若的诗剧较好地融合了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达到了诗情和剧情、意象和形象、诗语和剧语的统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郭沫若诗剧属于理想型诗剧,理想型诗剧侧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感情和理想信念。此类诗剧多以历史和神魔题材为主,凭借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虚拟出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来传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如《女神之再生》中,当女神们从大海中归来,面对遍地创伤和破碎的天体,再炼五色彩石来补天已经“莫中用了”,她们决心再造个“新鲜的太阳”,这“新鲜的太阳”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待我们新造的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其次,郭沫若诗剧有着鲜明独特的抒情方式,他的抒情角度和所抒发的情感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郭沫若从“自我”出发,经由对“自我”的极度扩张,使其扩张到与宇宙同体甚至比宇宙具有更大的吞吐能量,诗人正是借这一“自我”无与伦比的创生能力去“新造葡萄酒浆”,“新热新光”和“一个新鲜的太阳”,显示出“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毫不妥协的反叛个性和独立不羁的创造精神。
再次,诗剧的形象塑造也有其特点,诗剧的形象以其象征性、写意性达到了与意象的融合,创造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圣境,使现实和观念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最后,郭沫若诗剧语言充满抒情性,且能达到诗语和剧语的融合。诗剧中不仅对白、独白已达到诗语与剧语的平衡,就是舞台说明也充满诗性,达到了二者的统一。郭沫若曾说:“《棠棣之花》里面桃花正在开花,这儿我刻意孕育了一片和煦的春光,好些友人都说它是诗说它是画,大概就是这样的原故”。

第6题:

清代敕书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清代敕书的写作特色:
(1)规范是其内容特色。它由内阁撰写,用以规范地方文、武官员职守的公文。其正文结构有固定套路,通常分为四层,其一是职务、管辖范围、驻地。其二是职责要求。其三是归属谁节制统辖,哪些事务须向其上级汇报。其四是训勉告诫之词。
(2)缜密是其表意特色,具体体现在表述全面,虑事周密,选词精当。
(3)典雅是其语言特色。陈意高远,言简意赅,用语雅致。

第7题:

郭沫若以诗成名,而他在()年代首创诗剧形式,成功写出《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剧,显示了其在话剧创作上的潜力。


正确答案:《女神》

第8题:

1920年郭沫若先后写了()、()和()三个诗剧,收进诗集《女神》之中。


正确答案:《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第9题:

艾青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1、丰富的农村画面。
2、深沉的感情,包括对祖国的忧郁好和对光明的追求。
3、鲜明的时代感。

第10题:

谈谈郭沫若诗剧的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郭沫若诗剧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情绪的流动为主线的结构方式。郭沫若写诗剧象写诗一样,主要是驰骋自己的意念,抒发自己的感情。象《棠棣之花》,“全部只在诗意上盘旋”。因此,情绪就成了他诗剧结构的焦点或线索。由此,也使他的诗剧往往“浓化诗意”、“淡化情节”、“重内在旋律”(情绪的发展)、“轻外在旋律”(情节结构)。《棠棣之花》与《湘累》只有一个抒情场面,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只着力于人物情绪的宣泄。《女神之再生》只注重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的抑扬顿挫的“内在旋律”,而对女神们与其中另两个主要人物颛顼、共工的矛盾,诗人并没有展开具体的描写,颛顼、共工两人为“争帝”而进行的打斗场面,主要是为女神的思想情绪的发展作积蓄因素,以引出女神最后造出个新鲜太阳的思想情绪。
郭沫若诗剧有着鲜明独特的抒情方式,他的抒情角度和所抒发的情感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郭沫若从“自我”出发,经由对“自我”的极度扩张,使其扩张到与宇宙同体甚至比宇宙具有更大的吞吐能量,这正是其诗剧典型的情绪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