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了解的水果开始类比
从苹果的科学定义入手
无法清楚描述
从他知道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
第1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
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的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2题:
假设一个商业性苹果园在苹果生产中使用防虫剂。在这个过程中,有害的气味飘向附近居民。如果这种外部性没有内在化,市场是过度生产苹果,还是苹果生产不足?一种产品的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是什么意思?
过度生产。过度生产是生产了真实成本大于真实价值的产量。生产不足是没有生产出真实价值大于真实成本的产量。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圣诞节前夜,某单位进了一批苹果给员工做福利,若每人八个苹果,则还剩一个;若每人九个,则也还剩一个;若每人十个,还是剩一个。这批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
A.360
B.361
C.720
D.721
第5题:
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所得苹果的 给了乙,然后乙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 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 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问:最初甲分得几个苹果?()
A. 7
B. 10
C. 13
D. 15
第6题:
假设消费者的嗜好转向苹果消费。以下哪一种说法是对苹果市场上这个事件影响的正确描述?()
A.苹果的需求增加,苹果的供给量增加。
B.苹果的需求和供给都增加。
C.苹果的需求量和供给都增加。
D.苹果的需求增加,苹果的供给减少。
E.苹果的需求量减少,苹果的供给增加。
第7题:
甲、乙两人有一定数量的苹果,若甲给乙39个苹果后两人苹果数量之比为5:7;若甲给乙44个苹果后两人苹果数量之比为3:5。问甲、乙共有多少个苹果? A.132 B.104 C.120 D.124
第8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9题:
市场上苹果需求增加引起除了以下哪一项外的其他变动?( )
a、苹果的价格上升;
b、摘苹果者的边际产量值增加;
c、摘苹果者的工资增加;
d、雇佣的摘苹果者的人数增加;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