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科学的实际研究中,往往出现诸多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请简述如何控制这些无关变量。

题目
问答题
在教育科学的实际研究中,往往出现诸多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请简述如何控制这些无关变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研究的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且和实验主体无关的因素称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无关因素


正确答案:C

第2题:

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无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
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对象或目标。因此不需要加以控制。

第3题:

()是教育实验研究中必须明确的研究变量。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联系研究实际或阅读过的文献,谈谈无关变量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带来的误差?
来源:(1)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有的与被试长期的、稳定的特点有关,有的与被试在研究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状况有关。其类别很多,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①参与研究的动机②焦虑③有关经验,被试是否参加过类似的研究,会影响研究结果④性格特点⑤当时的生理状态⑥被试的反作用。当被试知道研究的目的或自己正在被研究时,可能会对研究产生许多心理反作用,并由此影响反应结果,例如“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
(2)主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者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等都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3)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这方面的无关变量主要有:①研究方法本身不完善②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布置、调整不当③测量工具不完善④被试选取、研究时间和环境选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⑤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4)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的无关变量:研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如温度、光线、声音、布置等均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与操作水平。
(5)数据处理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时,如果方法不当,也将影响研究结果。
如何控制:
(1)消除法:消除法就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最主要、最理想、最基本的方法。
(2)恒定法与平衡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无关变量是无法消除的,如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恒定法,使研究环境、测量的仪器与工具、指导语、主试等对不同的被试或研究安排保持恒定,通过固定其效果来达到控制它们的影响的目的。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方法。平衡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对比组法和循环法。
(3)统计控制法: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预测和已知时,可以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

第5题:

在实验研究中,实验者安排、控制与实施的实验条件称为(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中介变量

答案:A
解析:
(1)本部分内容涉及范围广,概念较多,复习时只需要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
(2)要记住心理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及事件。

第6题:

请论述应如何控制教育研究中的无关变量。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控制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设计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内容。为了避免研究过程中变量的相互混淆,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减少无关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干扰,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消除。控制无关变量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无关变量介入到研究情境中去,完全排斥在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之外。
(2)恒定。有些无法排除的无关变量,可以采取使这些变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常不变,即所有的被试都接受相同的无关变量,把变量变为常量。采用恒定方式控制无关变量通常采用: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主试进行;对研究对象的控制,选择智力、性别、年龄、程度相同的被试进行;对实验过程的控制,按照同一的研究程序、同一的研究步骤进行。
(3)均衡。当无关变量无法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时,研究者可以采取均衡的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一致,都保持平衡。也就是说,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条件上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采用设控制组的方法是控制无关变量常用的方法,他可以控制很多无关变量,而且简单、方便。
均衡控制与恒定控制有相似之处,只是控制手段不同,采用恒定控制时,无关变量在组内以及组间都没有变化;采用均衡控制时,无关变量在组内有变化,但是变化所产生的作用在各组间是相等的。
(4)抵消。有些实验研究,被试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重复测量,由于重复测量,练习、迁移、干扰、疲劳、热身等作用会影响因变量的测量效果,研究者可以采用抵消的方式来控制这类无关变量。例如在一项关于比较A、B两种训练方法效果哪个更好的实验研究中,A、B两种训练方法无论哪个先做,都会对后做的效果产生影响。研究者可以采用一组按照A、B顺序安排实验,另一组则按照B、A顺序安排实验,最后将两组A的实验结果相加,两组B的实验结果也相加,再对A、B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通过轮组设计可以抵消实验顺序的影响。
(5)随机。随机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机化控制是研究者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随机化指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等。通过随机化可以控制大量的无关变量,通过随机化可以把研究中的很多差异平均地分配到每个个体身上去,从而创造均等。只要在研究中采用随机化程序,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无关变量,无论无关变量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它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影响都可以假定为是相等的。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研究者应该首先考虑采用随机化控制,尤其是在无法确定有哪些无关变量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或不能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控制无关变量时。
(6)盲法。被试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当然要严格控制。有时,被试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或了解实验真实意图,有可能作出反常行为。有时主试也是无关变量,也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如主试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态度、情绪等都会影响被试的学习、记忆、学业成绩、心理测量等。甚至主试的偏见、期望不但会影响作为人的被试,也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作用。当主试知道谁在实验组,谁接受了实验处理,会有意无意地给予某些暗示,赋予某种期望,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盲法是指采用隐蔽手段,控制实验参与者的偏差或期待的一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如果被试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或正在接受某种实验处理,称之为单盲。
如果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些人接受实验处理,哪些人没有接受实验处理,也不知道实验设计者真实意图,称之为双盲。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无关变量的控制还有很多方法。例如,采用不同的实验配组形式和不同的实验设计模式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采用多主试或电脑主试对实验者效应进行控制;还可以采用统计手段对被试问的个体差异进行控制等。总之,从无关变量的来源上,控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研究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进行控制;二是对被试的个体差异进行控制;三是对研究者或主试在实施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实验者效应进行控制。

第7题:

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勿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
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对象或目标。因此不需要加以控制。

第8题: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A

第10题:

在研究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无关变量,下面无关变量属于研究设计方面的无关变量的是()?

  • A、受试的反作用
  • B、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 C、研究实施现场的空间大小
  • D、研究者的暗示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