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服务伦理规范建设中,把东方文化的精华和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起来,取得显著成效的典范是()。

题目
单选题
在公共服务伦理规范建设中,把东方文化的精华和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起来,取得显著成效的典范是()。
A

香港

B

日本

C

韩国

D

新加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正确答案:√

第2题:

什么是公共伦理的基本规范?公共管理者应当具备和遵守哪些伦理规范?


正确答案: 公共伦理规范作为促进健康管理行为的规定,是在人类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体验的总结和概括。 最为基本地管理道德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忠于职守
所谓忠于职守,就是指公共管理者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地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斗争。责任感则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创新精神就是独立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开拓,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2.遵纪守法
一是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二是依法实施管理。公共管理者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管理层次,也不管权力大小,都必须遵守管理系统中的规章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是尊重宪法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在管理活动中,要尊重群众,绝不能专横跋扈,颐指气使,胡作非为,更不能以任何借口侵犯被管理者的公民权利
3.廉洁奉公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另一方面,管理者要保持廉洁,不贪不沾,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勤政为民,奉公守法。管理者绝不能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必须廉洁自律,保持廉明清正的本色。
4.实事求是 
一是重视调查研究,反对主观武断。二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反对弄虚作假,反对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三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公共管理者要坚持真理,对自己工作中的错误,要勇于承认,勇于纠正,敢于负责,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四是作风踏实,宽容仁爱,与人为善。
5.团结协作     
一是服从上级。自觉服从上级领导,认真领会上级领导的政策意图和精神实质,按照上级指示工作,这是管理人员的义务,也是管理系统高效运转的前提。二是尊重下级。对下级要平等相待,尊重下级的人格、意见、权利和工作自主性,肯定下级的成绩,积极帮助下级解决矛盾和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下级着想,不强人所难。三是尊重同事。同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相互理解,团结友好互助,不可互相攻击、拆台,更不能搞宗派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四是协调友邻。在管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层级上,都存在着友邻(上下左右)的关系问题,为了顺利地开展管理工作,减少内耗,就要巧妙地处理好管理者与上级、同级、下级的关系。    为实现预定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群体环境。
6.尊重人才 
人才是管理系统生命活力之源,尊重人才往往是现代管理成败的关键。因此,公共管理者的一个主要品德就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不要嫉贤妒能,害怕他们超过自己,比自己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对有错误的下属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热情帮助。压抑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是不道德的行为,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是高尚的情怀。

第3题: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A.成效显著

B.成就显著

C.成效卓著

D.成就卓著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公共政策伦理是指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日本、韩国的公共服务伦理规范深受()的影响。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正确答案:A

第6题: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可以部分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公共服务伦理是伦理在公共行政关系、公共行政活动中的体现,它在本质上是政治伦理,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新疆开展教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际社会开展反恐、去极端化探索出列有益经验。

A、坚持因地制宜去极端化

B、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C、坚持弘扬法治精神

D、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E、坚持政府担当有为


答案:ABCDE

第9题:

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保历次大的自然灾害之后无大疫。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有效应对老人感染告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等疫情。据估算,自1978年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国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6类疾病的发病人数共3亿人次,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自1992年以来,全国预防了80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2000万人,普及乙肝疫苗接种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的流行。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重大进展,初步遏制最艾滋病的蔓延势头,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达到100%,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规范,精神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镇(县)活动稳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控烟履约工作扎实推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扩展至1200个,中西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全面实施,2009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的范围将扩大到全国,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从2007年的36.6/10万降低到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7年的15.3‰降低到2008年的14.9‰。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地区人员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稳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卫生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群众对基层卫生服务的信任度还不高。
二是地区和人群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仍在探索中。
三是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服务的有效开展。

第10题:

加强企业伦理建设需要()。

  • A、确立企业文化价值观,制定企业伦理规范
  • B、加强员工企业伦理教育,形成企业伦理监督机制
  • C、加强企业领导的伦理监督
  • D、自觉把法律约束与伦理约束结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与利益相关者相处的伦理观和规范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