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

题目
多选题
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

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材料1
1944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这篇长文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隔20天,毛泽东就在《学习和时局》报告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1月21日,毛曾东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既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2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公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北京),临行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材料3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中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1949年春,为什么毛泽东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答案:
解析:
(1)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即将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
第二,当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国民党当局残留势力依然存在,共产党执政地位尚未巩固,这些都是面临的考验。
第三,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还要继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富裕迈进。
(2)第一,这说明我们党在执政6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迫切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始终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第2题:

“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这句话是()说的。

  • A、江泽民
  • B、毛泽东
  • C、邓小平

正确答案:A

第3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前往()时,毛泽东称:“今天是进京赶考”。

A.天津

B.石家庄

C.北平

答案:C

1955年3月,毛泽东对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说:“王麻子、()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A.都锦生

B.张小泉

C.王星记


答案:CB

第4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你今天尾巴是表示今天是你什么日子?


正确答案: 我们通常所说的你今天尾巴是表示今天是你生日。

第5题: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军队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不是本领恐慌,而是政治恐慌。”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 成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 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 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段材料表明

A. “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的建设。
【正确分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今天,这场“赶考”仍在继续,“赶考”的主人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不过,“考题”变了,今天的“考题”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干扰分析】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故C选项错误。

第7题:

毛泽东曾经说:“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说这句话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
  • B、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时
  • C、内战全面爆发时
  • D、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

正确答案:B

第8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多次重提“赶考”。这种“赶考”意识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 )

A.奉献精神
B.忧患意识
C.学习意识
D.钻研精神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70 年来,从毛泽东进京、中国共产党准备在全国执政,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多次重提“赶考”,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的意识里,“赶考”这根弦一直绷得很紧,不曾松懈。要经受住人民的“考试”,中国共 产党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 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必须保持清醒自觉,必须时刻绷紧“赶考”这根弦,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的
那样:“担当这份重任,我们既充满信心,又如履薄冰。” 综上所述,“赶考”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 故正确答案为 B。

第9题: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毛泽东进行了归纳概括,他说()

  • A、有困难
  • B、没办法
  • C、有办法
  • D、有希望

正确答案: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