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该市公交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  )。

题目
不定项题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该市公交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增大行车间隔

B

优化客运调度

C

加大行车频率

D

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E

提高车辆满载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乘坐公交车时,公交车与一私家车相撞,甲受伤致残。经认定,该起交通事故应由公交公司司机乙负全部责任。对此,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

A.甲的损失应由乙承担责任
B.甲的损失应由公交公司承担责任
C.甲的损失应由乙与公交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D.甲的损失应由乙与公交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侵权责任中的用人单位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1款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甲的受伤是因为司机乙执行工作任务引起的,而乙对该交通事故又负全责,那么根据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客观上司机乙有造成他人权益损伤的加害行为,主观上具有过错,也出现了甲受伤的损害事实,甲的受伤与乙的交通肇事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乙的用人单位公交公司应当承担赔偿甲损失的责任。故选A、C、D项。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为()千米/平方千米。
A:3.75
B:4.0
C:4.25
D:5.25
E:6.2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2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2,并不偏低。

第3题:

王某在乘坐公交车去上班途中,公交车司机违章,导致发生事故,导致王某受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王某只能要求公交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王某可要求公交公司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C.王某只能要求公交公司承担侵权责任

D.王某可要求公交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该市公交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大行车间隔
B.优化客车调度,加大行车频率
C.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D.提高车辆满载率
E.提高周转时间

答案:B,C,D
解析:
增大行车间隔,会降低行车频率和周转时间,反而不能满足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相反,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满足公交客运需求量;提高车在满载率也能满足公交客运需求。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关于该市公共交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0-95)》,该市的公交线网密度过低
B: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0-95)》,该市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偏低
C: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将有利于该市公交车准点率的提高
D:减少行车间隔有利于缓解该市公交运力紧张的局面
E:增加运力投入,提高行车频率,有利于缓解该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500=3.00(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得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2400/120=20(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提高车辆满载率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和减少周转系数反而不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最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值为3-3.5千米/千米2,而该题的线网密度为3,所以在最佳范围内,所以选项A错误。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根据题干可知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车辆周转时间缩短,则公交车准点率提高;减少行车间隔提高行车频率,则会缓解运力紧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第6题: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2×18年6月某县决定报废一批大排量公交车。该县政府给予公交公司200万元的补偿款用于购置新车。2×18年8月20日,公交公司为新购入的公交车支付价款400万元,补偿款项于当日到账。该批车辆正式开始使用的时间为2×18年9月30日,使用期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公交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批车辆计提折旧。公交公司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净额法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公交公司2×18年因该事项对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195
B.-2.5
C.-5
D.200

答案:B
解析:
采用净额法核算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该冲减资产的成本,即公交公司购置新车的入账价值=400-200=200(万元),公交公司需要对该公交车计提折旧=200/20/12×3=2.5(万元),因此,对损益的影响=-2.5(万元)。
相关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0
  贷:递延收益 200
借:固定资产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借:递延收益 200
  贷:固定资产 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5
  贷:累计折旧 (200/20×3/12)2.5

第7题:

某货运公司2015年11月统计资料如下:日历天数为30天,车辆完好率为98%,车辆工作率为60%,平均车行日程为200千米,营运车辆数为10辆,额定平均吨位为8吨,载重行程为18000千米,完成周转量为144000吨千米。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公交公司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查看材料

A.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
B.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
C.提高行车频率
D.增大行车间隔
E.提高非直线系数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第8题:

甲乘坐公交公司司机乙驾驶的公交车时,公交车与一私家车相撞,甲受伤致残。经认定,该起交通事故应由乙负全部责任。对此,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A.甲的损失应由乙承担责任
B.甲的损失应由公交公司承担责任
C.甲的损失应由乙与公交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D.甲的损失应由乙与公交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A,C,D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公交公司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
B: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
C:提高行车频率
D:增大行车间隔
E:提高非直线系数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2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2,并不偏低。

第10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公共交通线网的长度为()千米。
A:1400
B:1500
C:2000
D:2100
E:294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500=3.00(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得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2400/120=20(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提高车辆满载率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和减少周转系数反而不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最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值为3-3.5千米/千米2,而该题的线网密度为3,所以在最佳范围内,所以选项A错误。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根据题干可知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车辆周转时间缩短,则公交车准点率提高;减少行车间隔提高行车频率,则会缓解运力紧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