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物质是什么?主要症状及防治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
(1)主要症状:初期有轻度发热、头痛、不适、肌肉酸疼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局部肌群抽搐、张口困难、咀嚼痉挛,病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随后颈部、躯干及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颜面发绀,全身颤抖,呼吸困难,最后可因窒息而死亡。
(2)防治原则:
①人工自动免疫:用破伤风类毒素预防接种,刺激机体产生破伤风抗毒素以获得免疫力。特别是对容易受外伤的人员及儿童、军人要有计划地施行类毒素预防接种。
②受伤后处理:对外伤严重特别是有泥土、污物的伤口应及时清创、扩创,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作紧急预防,但必须做皮肤试验。对已发病的病人,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但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少量多次)。抗毒素注射应早期足量,具体剂量、途径、次数因病情而定。除特异性防治外,还需用青霉素抑制伤口局部破伤风杆菌的繁殖,并对其他混合感染的细菌也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防止病人因呼吸肌痉挛而窒息死亡,适当的镇静药和肌肉解痉药亦可使用,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第2题: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群众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鳃盖骨的内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此病病原为鱼害粘细菌,鱼害粘细菌侵袭草鱼鳃的方式,一般是从鳃丝末端开始,然后往鳃丝基础和两侧扩展,因此,鳃丝末端的病变比较严重。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有的从鳃丝末端开始,沿着鳃瓣边缘均匀地烂成一圈,逐渐向鳃瓣基部扩展;有的先在鳃瓣边缘出现斑点状白色腐烂鳃丝,然后逐渐扩大蔓延。从鳃的腐烂部分取下一小块鳃丝,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见到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附着许多黏液和污泥,并附有很多细长的粘细菌。
预防与治疗方法: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粪肥。
①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②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用药量视水的pH而定,一般为15-20毫克/升。
③发病季节。每周在食场周围泼洒漂白粉1-2次。消毒食场,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克。也可进行挂篓法预防。
④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水中浸泡,隔天翻动一次。
⑤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以漂白粉(含有效氯25%-30%)毫克/升浓度换算用量。
⑥全池遍洒五倍子(先粉碎后用开水冲融),使池水成2-4毫克/升浓度。
⑦将干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3.7毫克/升。
⑧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地遍洒,浓度为2.5-3.7毫克/升。
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可选用下列一种内服药投喂则疗效更好。
(1)每千克鱼每天用10-30毫克卡那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5天。
(2)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
(3)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4)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第3题:

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本题答案:主要症状:疾病初期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并有少量白色小点;严重时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粉块”脱落处发生溃烂,并常有水霉继发感染。
防治:鱼池全池泼洒生石灰,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池水呈微碱性。

第4题:

十子花科蔬菜软腐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怎样进行防治?


正确答案: 常见症状有3种: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
(1)种植抗病品种
(2)实行轮作
(3)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种植,施腐熟的有机肥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
(5)化学防治,用农用链霉素等。

第5题:

硫酸铜不能作为小瓜虫病和()的防治药物。

  • A、嗜酸卵甲藻病
  • B、淀粉卵甲藻病
  • C、隐鞭虫病
  • D、固着类纤毛虫病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甲藻引起的中毒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A.0.7ppm硫酸铜遍洒
B.进行换水,改变水质(pH)和水温,因为这两种藻对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水温,pH的突然变化,可使得藻体大量死亡。

第7题:

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主要症状:疾病初期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并有少量白色小点;严重时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粉”,“粉块”脱落处发生溃烂,并常有水霉继发感染。
防治:鱼池全池泼洒生石灰,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池水呈微碱性。

第8题:

鱼类嗜酸卵甲藻病的特征病症是()

A、体表“打粉”

B、鳃盖“开天窗”

C、翘尾巴

D、狂游


参考答案:A

第9题:

依靠藻毒素使鱼类患病的是()

  • A、嗜酸卵甲藻
  • B、小三毛金藻
  • C、淀粉卵甲藻
  • D、硅藻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正确答案:症状:叶片上的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纤细条斑,其上生出许多细小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病斑可以发生在叶面
的任何部位,严重时病斑增多而联合,局部呈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斑块,外观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检视,仍可看出是由许多半透明的小条斑融合而成的。发病严重时,稻株矮缩,叶片卷曲。
防治:防止细菌性条斑病必须加强检疫,杜绝菌种来源,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和及时喷药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