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因“乏力、瘙痒2年”来诊。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42岁,因“乏力、瘙痒2年”来诊。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45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82U/L,胆红素水平正常。IgM升高(4150mg/L),IgG正常。病毒肝炎学指标均为阴性,抗线粒体抗体(AMA)-M2强阳性,腹部彩色超声未见异常。针对瘙痒的一线治疗方案是()。
A

消胆胺

B

熊去氧胆酸

C

泼尼松

D

肝移植

E

利福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肝炎时,多为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以下指标中常用于表示胆汁淤积的是()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C.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D.胆红素


答案:AB

第3题: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ABT

B.ALT或GPT

C.ALP

D.γ-GT

E.AST或GOP


正确答案:B

第4题:

关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是同一概念
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腺等组织细胞中,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浆、胆汁、脑脊液及唾液中
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只反映肝脏的功能
D.在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升高的幅度不如ALT
E.AST/ALT的数值可以鉴别黄疸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乙醇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损伤程度。

第5题:

患者女,42岁,因“乏力、瘙痒2年”来诊。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45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82U/L,胆红素水平正常。IgM升高(4150mg/L),IgG正常。病毒肝炎学指标均为阴性,抗线粒体抗体(AMA)-M2强阳性,腹部彩色超声未见异常。目前考虑诊断A、不能确定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D、自身免疫性肝炎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针对瘙痒的一线治疗方案是A、消胆胺

B、熊去氧胆酸

C、泼尼松

D、肝移植

E、利福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目前可不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B、消胆胺应在临睡前服用

C、消胆胺应在早餐前后服用

D、消胆胺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E、泼尼松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第6题:

下列实验室检查对该病人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C.乳酸脱氢酶

D.肌酸激酶(CK)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FT)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20岁,因“高热、乏力1周”来诊。患者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3.0×109/L,血小板40×109/L,尿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增高,抗核抗体l∶640,血清γ-球蛋白0.40,Coombs试验(+)。目前较合适的治疗方案是A、血浆置换

B、输新鲜全血

C、较大剂量甲泼尼龙

D、环磷酰胺冲击

E、输血小板和洗涤红细胞

经激素治疗后体温正常,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三系恢复正常,对下一步治疗最重要的检查是A、骨髓涂片

B、抗血小板抗体

C、肾穿刺

D、抗双链DNA(dsDNA)抗体

E、免疫蛋白电泳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第8题:

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 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考答案:[参考值]ALT:5~25卡门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临床意义]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①肝胆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②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炎;③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④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显)。

第9题:

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答案:
解析:
正常参考值
ALT:5~25卡门(Karmen)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
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
临床意义
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肝胆疾病:肝癌、肝硬化活动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和胆管炎、脂肪肝;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第10题:

急性肝炎时,多为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