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导游张某带团准备从上海出发前往厦门旅游,恰遇厦门有台风,张某与该团队商量,达成口头协议,改为去广州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张某带该团队游览了行程以外的一处景点(门票为60元),并向该团队极力推荐所谓的质优海鲜产品,团队成员信以为真,纷纷购买。回程后发现,该海鲜产品质次价高。试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题目
问答题
导游张某带团准备从上海出发前往厦门旅游,恰遇厦门有台风,张某与该团队商量,达成口头协议,改为去广州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张某带该团队游览了行程以外的一处景点(门票为60元),并向该团队极力推荐所谓的质优海鲜产品,团队成员信以为真,纷纷购买。回程后发现,该海鲜产品质次价高。试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0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张某担任该团陪同。张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张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张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请运用所学法律法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1)导游员的辩解是没有道理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在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进行导游活动的过程中,不得私自删减、增加、变更接待计划。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旅行社的辩解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而从事导游活动的,旅行社应对导游人员带团过程中的行为负责。因而旅行社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2题:

2001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张某担任该团陪同。张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张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翠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张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1 导游员的辨解是没有道理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在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进行导游活动的过程中,不得私自删减、增加、变更接待计划。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 旅行社的辨解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而从事导游活动的,旅行社应对导游人员带团过程中的行为负责。国而旅行社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3题:

某旅游团前往四川黄龙参观游览途中遇见暴雨,从黄龙返回的其它团队告知去黄龙的路上发生几处塌方,团队如继续前往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该团导游欲调整行程,他应该( )。

A、立即报告旅行社

B、立即通知当地旅游局

C、征得该团多数客人同意

D、写出书面调整方案待行程结束后报旅行社备案


正确答案:AC

第4题:

某旅行社导游员张某带团赴三峡旅游,行程期间,因住宿和用餐标准与旅游者甲等12人发生冲突,一气之下擅自离开旅游团返京,造成该旅游团无人负责。对旅游者滞留期间所支出的食宿费等直接费用,应当由()

  • A、张某承担,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30%的违约金
  • B、旅行社承担,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30%的违约金
  • C、张某有过错,由张某和旅行社共同承担
  • D、旅游者也有过错,由张某和旅游者共同分担

正确答案:B

第5题:

甲公司为攻克某项技术难关,成立了以张某为核心的技术工程小组。在该小组中,刘某负责购买原材料,陈某负责后勤服务工作,张某攻克了该技术难题,并发明了该产品的制造办法。现问:谁为该产品制造办法的发明人?

A:甲公司
B:张某
C:刘某和张某
D:张某、刘某和陈某

答案:B
解析:
专利法中所说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也只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认定为发明人或设计人。本题答案为B。

第6题:

某旅行社导游员张某带团赴西双版纳旅游,行程期间,因住宿和用餐与团队客人发生冲突,一气之下擅自离开旅游团回到昆明,造成该旅游团无人负责。对旅游者滞留期间所支出的食宿费等直接费用,应当由( )。

A.张某承担,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 30%的违约金

B.旅行社承担,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 30%的违约金

C.张某有过错,由张某和旅行社共同承担

D.旅游者有过错,由张某和旅游者共同承担


正确答案:B

第7题:

某景区门票定价为每位游客100元。节假日按团队人数采取以下优惠办法:10人及以下的团队按照原价售票,超过10人的团队,其中10人按原价售票,超过10人部分的游客按照8折售票。某导游在10月1日带团到该景点旅游,买门票花掉2600元,则该旅游团共有游客

A.15人
B.30人
C.25人
D.20人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折扣类经济利润问题,采用方程法。第二步,设该团共有游客x人,由题意有10×100+(x-10)×100×0.8=2600,解得x=30。因此,选择B选项。

第8题:

导游员张某进行导游活动时,与景点定点商店串通起来,欺骗旅游者消费,使该团旅游者购买大量假玉石,造成恶劣影响。对此行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处罚【 】

A.张某

B.张某所在的旅行社

C.张某所在旅行社的经理

D.定点商店


正确答案:AB

第9题:

导游张某带团准备从上海出发前往厦门旅游,恰遇厦门有台风,张某与该团队商量,达成口头协议,改为去广州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张某带该团队游览了行程以外的一处景点(门票为60元),并向该团队极力推荐所谓的质优海鲜产品,团队成员信以为真,纷纷购买。回程后发现,该海鲜产品质次价高。试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正确答案: (1)台风为不可抗力。口头协议改变行程为合同变更。
(2)口头协议不符合《旅游法》第五十七条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第五十八条包价旅游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九项内容。按照《旅行社条例》第五十五条给予行政处罚。
(3)擅自增加景点,不符合《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应按照该法第九十八条处罚。
(4)诱骗购物,按照《旅行社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10题:

导游员小张在带团过程中擅自决定在行程单上减少一处游览景点,该景点门票价格为80元,旅游费用总额2000元,那么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赔偿()。

  • A、80元
  • B、100元
  • C、160元
  • D、200元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