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员小李接待了一个来自南方的旅游团,参观某著名景点时,天气非常寒冷。开始时,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的听者,10分钟后,游客

题目
问答题
导游员小李接待了一个来自南方的旅游团,参观某著名景点时,天气非常寒冷。开始时,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的听者,10分钟后,游客走掉1/3,15分钟后,游客又走掉一半,当他讲解20分钟后,身后游客寥寥无几。有几位游客大声叫喊起来:“导游,太冷了,都冻感冒了。”请问以上导游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导游员目的是通过自己得讲解使游客获得更多的知识,但由于不顾天气寒冷,让游客在风雪中游览,再加上讲得时间过长,反而事与愿违。导游员对某一景点的讲解最佳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如果天气异常冷或热,那么讲解时间还要缩短。如遇到大风天气,最好让游客躲避在安全的地方听导游讲解。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7年10月,山东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来自上海的4日游旅游团。旅行社安排导游员文某负责。文某对此条游览路线非常熟悉,加之平时他十分注意相关的素材,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感人,整个旅游团队对他的工作都非常满意。可是当旅游团到烟台时,文某向游客出示自己参与编写的一部《山东导游服务大全》书籍,定价30元。文某称这是自己十几年来导游工作的结晶,此书的价值很大,汇集了目前山东著名景区、精品旅游路线等内容,对于大家在山东旅游帮助特别大,希望游客购买。许多游客都认为:这个导游员非常不错,整个旅程服务周到,碍于情面,有20位游客购买了这本书,文某共得到书款600元。

(1)导游员文某向游客推销书籍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旅游行政部门应给文某什么样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本案例中,导游员文某的行为不正确,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其职责是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的旅游服务,而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不属于其职责范围,也是与其导游身份不相称的。同时,由于导游人员这一特定的身份,如其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极易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与不公正,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损害导游人员的职业形象,也容易产生纠纷。
(2)《导游八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导游人员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购买旅游者物品的,扣除6分。

第2题:

某旅游团到湖南旅游,地接小王去机场接团,由于发生了交通拥堵,导游迟到了近一小时,对此游客意见很大,导游员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应诚恳地向旅游者赔礼道歉;
(2)实事求是地说明交通情况;
(3)热情主动做好导游服务工作,以取得游客的谅解。

第3题:

2007年10月,湖南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来自上海的4日游旅游团.旅行社安排导游员文某负责.文某对此条游览路线非常熟悉,加之平时他十分注意相关的素材,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感人,整个旅游团队对他的工作都非常满意.可是当旅游团到张家界时,文某向游客出示自己参与编写的一部《湖南导游服务大全》书籍,定价30元.文某称这是自己十几年来导游工作的结晶,此书的价值很大,汇集了目前湖南著名景区、精品旅游路线等内容,对于大家在湖南旅游帮助特别大,希望游客购买.许多游客都认为:这个导游员非常不错,整个旅程服务周到,碍于情面,有20位游客购买了这本书,文某共得到书款600元.导游员文某向游客推销书籍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导游员文某的行为不正确,导游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职责.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的旅游服务,而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不属于其职责范围,也与其导游身份不相称.同时由于导游员这一特定的身份,如其向游客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游客的物品,极易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与不公正,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损害导游员的职业形象,也容易产生纠纷.

第4题:

导游小王接待了一个20多人的旅游团,到达宾馆后,宾馆服务员将游客们的行李放在了行李车上,帮助游客送回房间,结果等行李员送完行李后,一游客称没有他的行李,小王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 (1)和全陪、领队一起先在本团成员所住的房间寻找,查看是否被饭店行李员送错了房间,或是本团客人误拿了行李。
(2)如找不到,应与饭店行李科迅速取得联系,请其设法寻找。
(3)如饭店行李科工作人员仍没找到,应向旅行社汇报并协助向饭店索赔。事后要写出报告。

第5题:

李某是某市国际旅行社的一名正式导游员,某日受一朋友王某委托,接待了一个旅游团。两人约定,旅行结束后,王某给付李某500元报酬。在旅游途中,出现了一些意外,使游客产生了不满情绪。几天后,游客向市旅游局投诉了该旅行社及导游员李某。导游员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规?


正确答案: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一下的罚款;由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本案例中,李某虽然是国际旅行社的合法导游员,但他这次导游活动却未经旅行社委派,仅为了帮助朋友,私自承揽导游业务,违反了本条规定。

第6题:

导游小王接待了一个外国旅游团,当该团在北京游览期间,小李多次提醒游客看好自身物品,几日后有一游客声称自己的护照和签证丢失,经多方查找后未果,需要补办证件,小王此时应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 (1)与旅行社联系,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由接待社出具遗失证明;
(2)请失主准备彩色照片;找专人陪同失主本人持证明和照片办理相关手续。
(3)导游小王继续做好旅游团的接待工作,同时提醒大家加强注意物品安全,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第7题:

导游小刘接待了一批来自上海的游客,在送走游客后,他还应做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 (1)归还所借物品,与旅行社结清账目。
(2)处理好与旅游者相关的遗留问题。
(3)写好陪同小结。

第8题:

2010年4月,武汉某旅行社接待了来自北京的由28位老人组成的“夕阳红”旅游团队,该旅行社委派陈某作为该团的导游员。在参观游览过程当中,陈某对游客反复说,大家来一次不容易,既然来了,就应该多看几个景点,以免留下遗憾。在只征得少数游客的同意后,陈某增加了两个计划外景点,为此向每位游客加收了100元费用。为了能挤出时间参观这两个景点,导游员陈某便缩短了原计划景点的参观时间,使老年游客疲惫不堪。旅游活动结束后,许多游客感到在计划景点内的参观太匆忙,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对陈某额外增加景点的行为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导游员陈某缺乏导游经验,不了解老年人身体特点,为了多挣钱,擅自增加景点,对旅游活动进行了误导。旅游结束后,该团游客集体签名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请运用所学法律法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员陈某的行为违反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的哪些规定?

(2)该旅行社对陈某的行为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3)对陈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正确答案:
(1)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员陈某的行为主要违反了:①擅自增加计划外旅游景点;②压缩原计划内景点的游览时间;③不顾老年游客的身体特点而赶时间,造成老年游客疲惫不堪,服务有欠缺。
(2)该旅行社对陈某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导游员陈某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是受旅行社的委派而带团旅游的。如果陈某在职务活动中存在违约行为,委派他的旅行社应承担违约责任。
(3)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导游员陈某应处以相应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并扣除8分,在全行业通报。

第9题:

某旅游团参观完景点后,清点人数时少了一位客人,详细地询问了车上其他游客,其他人也不知道。导游员应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 首先电话联系,如联系不上,则按以下程序办理。
(1)地陪和领队密切合作,问明情况,弄清走散的时间和可能走失的方向;
(2)留一位负责照管在场客人,另外一人再请几位游客帮忙分头寻找;
(3)一时找不到,可告知游览地派出所及管理部门,讲清失者可辨认的特征,请示协助;
(4)若长时间找不到,可向下榻饭店和向原计划抵达的下一目的地打电话询问。

第10题:

地接小石接待了一个来自北京的旅游团,在旅游途中不幸遭遇了交通事故,有的游客被碰伤了头,有的游客蹭伤了胳膊,为预防交通事故,地接应做好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 (1)接待游客前,提醒司机检查车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更换车辆的建议,开车时导游员不要与司机聊天,以免分散其注意力。
(2)导游安排活动日程的时间上要留有余地,不催促司机为赶时间,而违章或超速行驶。
(3)遇有天气不好、交通拥挤、路况不好等情况时提醒司机要注意安全、谨慎行驶。
(4)导游要组织非本车司机开车。提醒司机不要酒后开车,若发现司机饮酒立即报告旅行社,请求改派其他车辆或调换司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