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补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补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临床尚在开展且广泛应用的方法为

A、华氏反应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

B、AP-CH50检测补体活性

C、火箭免疫电泳检测补体成分

D、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含量

E、补体受体检测


参考答案:D

第2题: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临床意义

A、NBT试验对发热病因作过筛性鉴别

B、补体抗体缺陷症的重要指标

C、鉴别自身免疫性疾病

D、机体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E、与过敏症有关


参考答案:D

第3题:

补体检测技术可应用于 ( )

A、检测补体的功能

B、相关疾病的补体检测

C、CDCC

D、流行病学调查

E、临床治疗后的检测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请简述免疫球蛋白A的种类,以及免疫球蛋白A检测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分为血清型IgA与分泌型IgA(SIgA)两种。
前者占血清总Ig的10%~15%,后者主要存在于分泌液中,如:唾液、泪液、母乳、鼻腔分泌液、支气管分泌液及胃肠道分泌液。SIgA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淋巴样组织合成,SIgA浓度变化与这些部位的局部感染、炎症或肿瘤等病变密切相关。
[参考值]成人血清IgA为0.7~3.5g/LSlgA唾液平均为0.3g/L泪液为30~80g/L初乳平均为5.06g/L粪便平均为1.3g/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儿童的IgA水平比成人低,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16岁前达到成人水平。
2)病理性变化:
增高:见于IgA型MM、SLE、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湿疹和肾脏疾病等;在中毒性肝损伤时,IgA浓度与炎症程度相关。
降低: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IgA型MM、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营养不良)等。

第5题:

简述补体检测的意义。


正确答案: 增高:常由于疾病急性期反应,使补体合成增加。
降低可见于:
①分解增加:任何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疾病,如乙型肝炎;
②合成降低:如严重的肝脏疾患;
③先天性缺陷。

第6题:

下列不属于补体检测的方法是

A、补体总活性测定

B、C3,C4检测

C、B因子检测

D、补体结合试验

E、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D

第7题:

简述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检测项目 测定值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

血清白蛋白

球蛋白

白、球蛋白比值


正确答案:
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检测项目测定值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正常:60~80g/L缺乏:<60g/L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营养吸收障碍及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烧伤、失血以及一些消耗性疾病血清白蛋白正常:35~55g/1轻度缺乏:30~35g/L中度缺乏:25~30g/1重度缺乏:≤25g/L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球蛋白正常15~35g/1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慢性感染、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等白、球蛋白比值正常1.00~2.50降低: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治疗后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

第8题:

如何确保利用前带原理定量检测补体单个成分的检测质量

A、补体与抗体需等量

B、需要过量的补体

C、需要过量的抗补体抗体

D、补体和抗体都需过量

E、仅需少量抗补体抗体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APTT为检查内源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其长短可反映血浆中内源凝血系统凝血因子(Ⅻ、Ⅺ、Ⅸ、Ⅷ)、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Ⅹ的水平。

第10题:

请简述免疫球蛋白M,以及免疫球蛋白M检测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是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的Ig,不论是在个体发育中还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IgM都是最早出现的抗体。IgM是分子质量最大的Ig,约占血清总Ig的5%~10%。IgM具有强的凝集抗原的能力。天然同族凝聚素(抗A、抗B)、冷凝集素及伤寒沙门菌的抗体均属此类。
[参考值]成人:0.5~2.6g/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从孕20周起,胎儿自身可合成大量IgM,胎儿和新生儿IgM浓度是成人水平的10%,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8~16岁前达到成人水平。
2)病理性变化
增高:见于初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SLE等。由于IgM是初次免疫应答中的Ig,因此单纯IgM增加常提示为病原体引起的原发性感染。宫内感染可能引起IgM浓度急剧升高,若脐血中IgM>0.2g/L时,表示有宫内感染。此外,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时,IgM呈单克隆性明显增高。
降低:见于IgG型重链病、IgA型MM、先天发生免疫缺陷症、免疫抑制疗法后、淋巴系统肿瘤、肾病综合征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营养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