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使用A零部件,该零部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如果外购,单价是5元,一次订货成本为15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为4元,

题目
问答题
甲企业使用A零部件,该零部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如果外购,单价是5元,一次订货成本为15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为4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550元,每日产量45件。该零部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 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部件价值的15%,每日产均需求量为10件。要求:(1)计算甲企业自制零部件的成本。(结果保留2位小数)(2)计算甲企业外购零部件的成本。(结果保留2位小数)(3)说明甲企业应该选择自制还是外购?在自制与外购决策中,除了相关成本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使用M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年需用量为72000件,日平均需用量为200件。如果自制,每批生产准备成本为600元,每件生产成本10元。若外购,一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价12元。假设无沦自制还是外购,零件的单位年储存成本相同,均为10元(包括零件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外购时零件可以瞬时补充,如果自制每天产量为600件。 要求:分别计算自制和外购下的经济订货量,并判断企业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


正确答案:

第2题:

某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甲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如果自制单位成本为80元,企业目前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且剩余能力无法转移;如果外购,外购成本每件70元,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外购成本低,应选择外购
B.如果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小于70元,则选择自制
C.如果选择自制的边际贡献大于外购的边际贡献,则选择自制
D.只要自制的边际贡献大于0就应选择自制

答案:B,C
解析:
企业自制目前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且剩余能力无法转移,因此固定成本是非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

第3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时会面临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问题。假设无论外购还是自制,企业固定成本总额均不变,那么进行这类问题决策时,一般只考虑( )。 A.自制零部件的单位成本是否低于外购单价 B.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是否低于外购单价 C.自制零部件是否盈利 D.自制零部件是否亏损


正确答案:B
由于固定成本不变化,因此,需要考虑的只是单位变动成本和外购单价之间的关系,答案是B。

第4题:

某生产企业使用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单价4元,一次订货成本10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产量50件。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每日平均需求量为10件。
要求:
(1)计算外购情况下相关最低总成本。
(2)计算自制情况下相关最低总成本。
(3)通过比较分析,该企业使用的零件应该是自制还是外购?


答案:
解析:
 (1)根据题中资料可知,外购单价和自制单位生产成本不同,因此外购成本与自制生产成本均为相关成本。外购情况下相关最低总成本为:

(2)通过第(1)问分析可知,自制情况下相关最低总成本为:

(3)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可知,自制的相关最低总成本低于外购,所以自制零件合适。

第5题:

甲公司是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常年大量使用某种零部件,该零部件既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零部件单价为100元/件,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20元,订货的固定成本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自制,有关资料如下:
(1)需要购买一套价值为100000元的加工设备,该设备可以使用5年,使用期满无残值。
(2)需要额外聘用4名操作设备的工人,工人采用固定年薪制,每个工人的年薪为25000元。
(3)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400元,每日产量为15件。
(4)生产该零部件需要使用加工其他产品剩下的一种边角料,每个零部件耗用边角料为0.1千克,公司每年生产该种边角料1000千克,如果对外销售,单价为100元/千克。
(5)除上述成本外,自制零部件还需发生单位变动成本50元。
该零部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每年按360天计算,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除资金成本外不考虑其他储存成本。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外购零部件的经济订货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
(2)计算甲公司自制零部件的经济生产批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提示:加工设备在设备使用期限内按平均年成本法分摊设备成本)。
(3)判断甲公司应该选择外购方案还是自制方案,并说明原因。


答案:
解析:

第6题:

在进行零部件的自制还是外购决策时,如果企业外部存在该零部件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且自制与外购的经济分析无明显差别,则应优先选择外购。(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旦选择了外购,就会造成长期性的作业能力闲置,造成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的浪费,增加闲置能力成本。(参见教材496页)
 

第7题:

(2014年)甲公司是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常年大量使用某种零部件。该零部件既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零部件单价为100元/件,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20元,订货的固定成本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自制,有关资料如下:
  (1)需要购买一套价值为100000元的加工设备,该设备可以使用5年,使用期满无残值。
  (2)需要额外聘用4名操作设备的工人,工人采用固定年薪制,每个工人的年薪为25000元。
  (3)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400元,每日产量为15件。
  (4)生产该零部件需要使用加工其他产品剩下的一种边角料,每个零部件耗用边角料0.1千克。公司每年产生该种边角料1000千克,如果对外销售,单价为100元/千克。
  (5)除上述成本外,自制零部件还需发生单位变动成本50元。
  该零部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每年按360天计算。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除资金成本外,不考虑其他储存成本。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外购零部件的经济订货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
2)计算甲公司自制零部件的经济生产批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提示:加工设备在设备使用期内按平均年成本法分摊设备成本。)
3)判断甲公司应该选择外购方案还是自制方案,并说明原因。


答案:
解析:
1.外购零部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100×10%=10(元)

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100×3600+1200=361200(元)
2.自制零部件的单位成本=50+100×0.1=60(元)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60×10%=6(元)
  每日耗用量=3600÷360=10(件)

设备使用期内的平均年成本
  =100000÷(P/A,10%,5)
  =100000÷3.7908
  =26379.66(元)
  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60×3600+2400+25000×4+26379.66=344779.66(元)
3.由于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比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低,甲公司应该选择自制方案。

第8题:

在进行零部件的自制还是外购决策时,如果企业外部存在该零部件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且自制与外购的经济分析无明显差别,则应优先选择外购。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如果单凭外购价格低于企业当前自制成本就决定外购,可能达不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因为一旦选择了外购,就会造成长期性的作业能力闲置,造成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的浪费,增加闲置能力成本。

第9题:

甲公司是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常年大量使用某种零部件。该零部件既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零部件单价为100元/件,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20元,订货的固定成本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零部件集中到货,正常情况下从订货至到货需要4天,正常到货的概率为50%,延迟1天到货的概率为30%,延迟2天到货的概率为20%。当零部件缺货时,每件缺货成本为5元。如果设置保险储备,以一天的零部件消耗量为最小单位。如果自制,有关资料如下:
(1)需要购买一套价值为100000元的加工设备,该设备可以使用5年,使用期满无残值。
(2)需要额外聘用4名操作设备的工人,工人采用固定年薪制,每个工人的年薪为25000元。
(3)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400元,每日产量为15件。
(4)生产该零部件需要使用加工其他产品剩下的一种边角料,每个零部件耗用边角料0.1千克。公司每年产生该种边角料1000千克,如果对外销售,单价为100元/千克。
(5)除上述成本外,自制零部件还需发生单位变动成本50元。
该零部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每年按360天计算。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除资金成本外,不考虑其他储存成本。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外购零部件的经济订货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最佳保险储备量、再订货点、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
(2)计算甲公司自制零部件的经济生产批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提示:加工设备在设备使用期内按平均年成本法分摊设备成本。)
(3)判断甲公司应该选择外购方案还是自制方案,并说明原因。


答案:
解析:
(1)外购零部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100×10%=10(元)
  经济订货量=(2×3600×20/10)^(1/2)=120(件)
  与批量相关的成本=(2×3600×20×10)^(1/2)=1200(元)
  一年订货次数=3600/120=30(次)
  不设置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10×30%+20×20%)×30×5=1050(元)
  保险储备成本=0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1050(元)
  设置10件的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10×20%×30×5=300(元)
  保险储备成本=10×10=100(元)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300+100=400(元)
  设置20件的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0
  保险储备成本=20×10=200(元)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200(元)
  经比较,设置20件保险储备时的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200元),应设置20件的保险储备。
  再订货点=4×(3600/360)+20=60(件)
  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购置成本+与批量相关成本+保险储备相关成本=3600×100+1200+200=361400(元)
  (2)自制零部件的单位成本=50+100×0.1=60(元)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60×10%=6(元)
  经济生产批量={2×3600×400/[6×(1-10/15)]}^(1/2)=1200(件)
  与批量相关成本=[2×3600×400×6×(1-10/15)]^(1/2)=2400(元)
  设备使用期内年均成本=100000/(P/A,10%,5)=26379.66(元)
  全年总成本=60×3600+2400+25000×4+26379.66=344779.66(元)
  (3)由于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344779.66元)比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361400元)低,甲公司应该选择自制方案。

第10题:

C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72000千克,该材料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
如果外购,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4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5元,单价为240元。
如果自制,每日送货量为400千克,单位生产成本为20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16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单位生产成本的10%,一年360天。
要求:
(1)计算外购前提下的经济订货量及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2)计算自制前提下的经济订货量及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3)C企业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3)外购全年总成本=72000×240+12000=17292000(元)
自制全年总成本=72000×200+4800=14404800(元)
自制全年总成本较低,应选择自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