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有两次集中概括,这两次主要是()。

题目
多选题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有两次集中概括,这两次主要是()。
A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

B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

中共八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分别是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
1.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之处:
(1)历史时期不同,衔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过程中,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
(2)代表利益不同,先秦礼不老祖宗争是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近代礼法之争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法治观的礼教派与代表资产阶级的法治观的法理派之间的冲突;
(3)争论的焦点为同,先秦礼法之争的集中焦点是以奴隶主贵族的传统的礼治还是以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治理国家,其实质是儒法之争,近代礼法之争是其立法宗旨不同,即采取旧的纲常 名教还是采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的问题,要不要用国家主义取代这家族主义的问题,实际上是法法之争;
(4)争论的结果不同,先秦礼法之争的结果是法治理论取得了胜利,秦国以法家理论为指导逐步强磊,统一了中国,近代礼法之争的结果是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新刑律中不断加入了有关纳常名教条文,沈家本也被迫辞去修律大臣的职务。
2.两次礼法之争的内在联系。清末法理派是对先秦传统的礼的发展,因此,两次礼法之争中的礼是一脉相承的,两次礼法之争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秦礼法之争导致秦王朝统一了中国,近代礼法之争导致了中华法系的瓦解。

第2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 C、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正确答案:B,D

第3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党的七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历史上两次对天坛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是什么时期?


正确答案: 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年间

第5题:

信友每年必须守两次大斋,一是圣枝主日,一是在主受难日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圣灰礼仪、耶稣受难日

第6题: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和内容做出系统阐述和科学概括的文献有()

  • A、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 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D、中共十二大党章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在水文缆道中,每年都必须检查养护两次及以上两次的部位有()。

  • A、主索
  • B、工作索
  • C、其他运行钢丝绳
  • D、绳索与锚碇接头部分

正确答案:B,C

第8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邓小平。( )


答案:错
解析: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为纪念党的22周年而作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第9题: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 A、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 B、都形成了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 C、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D、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龟山汉墓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盗墓,是哪两次?怎么考证出来的?


正确答案:北甬道是运送棺木的通道,当棺木进入棺室以后,这条甬道就应该象南甬道一样由两层塞石将其严严堵塞。但当1981年首次发现龟山汉墓的时候,这条甬道剩下下面一层塞石,上方的塞石早已被盗墓者拖出了墓外。在清理汉墓的时候,发现了两件不属于西汉中期的文物,一件是“货泉”,是王莽纂位时制造出来的钱币。一件是青瓷碟,是托油灯用的小盘子,是两晋时的文物。两件文物证明了在西汉末年和两晋南北朝时期,龟山汉墓遭受了二次大规模的官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