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单层或多层箱形基础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题目
单选题
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单层或多层箱形基础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A

地下室一层顶板

B

基础顶板

C

地下室一层底板

D

基础底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上部结构


正确答案:A

第2题:

下列四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楼板中,( )板厚构造上可小于180mm。

A.转换层楼板
B.箱形转换结构上、下楼板
C.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
D.顶层楼板

答案:D
解析:

第3题:

计算基础工程量时,( )按基础工程计算。

A.无地下室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的首层地面标高以下

B.有地下室框架结构的地下室地面标高以下

C.无地下室框架结构室外地面标高以下

D.箱形基础首层地面以下

E.有地下室框架结构的±0.00m以下


正确答案:AB
解析:基础与墙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第4题:

试确定,主体结构第三层的核心筒、框支框架,以及无上部结构部位的地下室中地下一层框架(以下简称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的抗震等级,下列何项符合规程要求?
(A)核心筒一级;框支框架特一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一级
(B)核心筒一级;框支框架一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二级
(C)核心筒一级;框支框架一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三级
(D)核心筒一级;框支框架二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三级


答案:C
解析:
(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UGJ3 — 2002)第10.2.4条,第三层为底部加强区,根据第10.2.5条及条文说明,框支柱及核心筒不提高,仍按表4.8.2选用。 查表4.8.2,核心筒为二级。根据表4.8.2及注2,框支框架为一级。根据第4.8.5条,地下室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采用三级或四级。故选(C)

第5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A. 821
B. 836
C. 1438
D. 1619

答案:D
解析:

第6题:

某多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抗震等级为三级,以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底层某双肢墙有A、B两个墙肢。已知A墙肢截面组合的剪力计算值Vw=180kN,同时B墙肢出现了大偏心受拉。试问,A墙肢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1年真题]

A、215
B、235
C、250
D、270

答案:D
解析:
底层属于底部加强部位,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弯矩增大系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2.7条第3款规定,当任一墙肢出现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另根据第6.2.8条规定,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应乘以剪力增大系数1.2。因此,代入公式可得:剪力设计值V=1.25×1.2×180=270kN。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补偿基础通常为具有地下室的( )。由于地下室的存在,基础具有大量的空间,可免去大量的回填土,从而可以补偿上部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压力。
A.柱下独立基础 B.墙下条形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形基础


答案:C,D
解析:
箱形基础通常为了加大底板刚度,也可采用“套箱式”箱形基础。箱形基础具有比筏形基础更大的抗弯刚度,可视作绝对刚性基础。箱基宽阔的基础底面使受力层范围大为扩大,较大的埋置深度(≥3m)和中空的结构形式使开挖卸去的土体自重抵偿了上部结构传来的部分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应力,故又称之为补偿基础。顶、底板和纵、横墙形成的结构整体性使箱基具有比筏形基础大得多的空间刚度,可用以抵抗地基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差异沉降和架越不太大的地下洞穴,而此时建筑物仅发生大致均匀的下沉或不大的整体倾斜。

第8题: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取地下室底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及基础的设计观点,哪一项相对准确?(  )

A.基础埋置深度,无论采用天然地基还是桩基,都不应小于房屋高度的1/18
B.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尽量设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或基础顶,减小底部加强区高度,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C.建于8度、Ⅲ类场地的高层建筑,宜采用刚度好的基础
D.高层建筑应调整基础尺寸,基础底面不应出现零应力区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2.1.8条及条文说明规定,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以适当放松要求。
B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4条及条文说明规定,计算嵌固部位不能设在地下室顶板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计要求宜延伸至计算嵌固部位。
C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7条规定,结构抗震计算时,建于8度、Ⅲ类场地的高层建筑宜选用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等刚度好的基础。
D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2.1.7条及条文说明规定,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可以出现零应力区。

第10题:

高层建筑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采用双向双层配筋,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

A.120mm
B.150mm
C.180mm
D.200mm

答案:C
解析:
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6.3条,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