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条形基础宽10m,埋深2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0=18kN/m3,φ=22°,c=10kPa,地下水位于基底,地基持

题目
单选题
某条形基础宽10m,埋深2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0=18kN/m3,φ=22°,c=10kPa,地下水位于基底,地基持力层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kN/m3,φ=20°,c=12kPa;按太沙基理论求得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为(  )。(φ=20°时,承载力系数:Nr=5.0,Nq=7.42,Nc=17.6;φ=22°时,承载力系数:Nr=6.5,Nq=9.17,Nc=20.2)
A

728.32kPa

B

897.52kPa

C

978.32kPa

D

1147.52kPa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当φ=20°时,承载力系数Nr=5.0,Nq=7.42,Nc=17.6,q=γ0d=18×2=36kN/m2,γ=γsat-γw=20kN/m3-10kN/m3=10kN/m3,则Pu=(1/2)γbNr+qNq+cNc=0.5×10×10×5.0+36×7.42+12×17.6=728.32kP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己知某基础面积A=4X2 m2, 埋深h=1.5m, 外加荷载F=900kN,地基土重度γ=18kN/m3,根据下表计算得基础中心点以下2m处地基附加应力为: (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于角点的应力系数K0

A.113.14kPa
B.55.53kPa
C.92.35kPa
D.68.51kPa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某均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基础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为1.45,地下水位深2m,水位以上天然重度为16kN/m3,水位以下饱和重度为20kN/m3,条形基础宽3m,则基础埋深为3m时,按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

A.151kPa
B.165kPa
C.171kPa
D.181kPa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fa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ak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按本规范第5.2.3条的原则确定;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为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γm为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b为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时按3m取值,大于6m时按6m取值;d为基础埋置深度(m),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本题中,b=3m,γ=20-10=10kN/m3,γm=(16×2+10×1)/3=14kN/m3,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00+0+1.45×14×(3-0.5)=150.75kPa。

第3题:

某条形基础宽度b=2m,基础埋深d=1.5m。地基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重度Y=18kNm,粘聚力c=6kPa,地下水位埋深6m。当φ=25时,地基极限荷载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分别为

A.668.1kPa、222.7kPa

B.1185.3kPa、395.1kPa

C.396kPa、132kpa

D.241.2kPa、80.4kPa


参考答案:D

第4题:

已知某条形基础底宽b=2.0m,埋深d=1.5m,荷载合力的偏心距e=0.05m。地基为粉质黏土,黏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19.5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kPa。

A.98.2
B.116.7
C.135.9
D.152.3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老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宽度2.0m,埋深2.5m,拟增层改造,探明基底以下2.0m 深处下卧淤泥质粉土,fak=90kPa,Es=3MPa。如图所示,已知上层土的重度为18kN/m3, 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无地下水,试问,基础顶面所允许的最大竖向力Fk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某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d分别为0.3、1.6,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埋深2m,持力层土的重度为18kN/m3,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7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207.7
B、240.8
C、243.2
D、246.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的规定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按下列步骤进行:①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②根据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除岩石地基外,其地基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确定:



=200+0+1.6×17×(2.0-0.5)=240.8kPa。

第7题:

某建筑场地,地面下为中密中砂,其天然重度为18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地下水位埋深1.0m,若独立基础尺寸为3m×2m,埋深2m,需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请验算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

A. 260kPa
B. 286kPa
C. 372kPa
D. 414kPa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ηbγ(b-3)+ηdγm(d-0.5)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取值,中密中砂,查表可知,ηb=3.0,ηd=4.4。
代入数据计算得: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2.3条规定,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faE=ξafa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按表4.2.3(见题解表)采用。中密中砂,查表得:ξa=1.3。
题解表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代入数据计算得:faE=ξafa=1.3×285.8=372kPa

第8题:

已知粘性土的内摩擦角为 20°,粘聚力 c=30kPa,,重度=18kN/m^3,设条形基础的宽度为 3m,埋深是 2m,地下水在地面下 2m 处,则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多少?(Mb= 0.51, Md= 3.06, Mc=5.66)


参考答案:

第9题:

某圆形桥墩基底直径为2m,基础埋深1.5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y1= 18kN/m3,持力层为亚砂土,土的重度为y2=20kN/m3,距基底2m处为淤泥质土层,基础承受轴心荷载700kN,淤泥质土层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为140kPa,则该淤泥质土层顶面的应力为 ( )kPa。
A. 127. 12 B. 130. 38 C. 131.38 D. 190.27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b=2.0m,埋深d=1.5m,荷载合力的偏心距e=0.05m。地基为粉质黏土,内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19.5kN/m3,则可计算得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kPa。

  • A、98.2
  • B、116.7
  • C、135.9
  • D、152.3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