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的太死的心理冲突是(    )

题目
单选题
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的太死的心理冲突是(    )
A

双趋冲突

B

趋避冲突

C

双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理得太死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冲突


正确答案:B

第2题:

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得太死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冲突


正确答案:B

第3题:

以下是某位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内容学生:班上一位同学下课时辱骂了我,我真想一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老师:你告诉我,他是谁,我去找他算账,严厉批评他,帮你出口气。该老师错误认为()

A、心理辅导只是单纯的同情

B、心理辅导只是教导和说教

C、心理辅导只是简单安慰

D、心理辅导只是解决特定问题


参考答案:A

第4题:

马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是上课时常常不自信。如果你是马老师的同事,你会(  )。


A.这是马老师自己的事,别人也帮不上忙

B.与马老师结对子,帮助马老师树立自信

C.让其他老师帮助马老师,自己不必帮助他

D.帮助马老师上课,让马老师有空学习

答案:B
解析:
教师之间要尊重、理解、协作,要搞好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第5题:

有老师和甲、乙、丙三个学生,现在老师的年龄刚好是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老师年龄为甲、乙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老师年龄为甲、丙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老师年龄为乙、丙两个学生的年龄和。那么老师现在的年龄是( )岁。

A.33

B.35

C.36

D.39


正确答案:
老师=甲+乙+丙,老师+9=甲+9+乙+9,比较一下这两个条件,很快得到丙的年龄是9岁;老师+9+3=甲+9+3+丙+9+3,老师+9+3+3=乙+9+3+3+丙+9+3+3得到乙是9+3=12岁,甲是9+3+3=15岁。老师是9+12+15=36岁。

第6题: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老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期望效应也称为__________效应。


正确答案: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

第7题: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老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期望效应也称为__________效应。


正确答案: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

第8题:

中学生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地像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期望别人的理解,希望得到成人帮助或与同年人的倾谈思想。这表现出中学生:()

A、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B、心理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C、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D、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的矛盾


参考答案:B

第9题:

马老师为了和学生打成- -片,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和学生相处,教导主任认为,这样处理学生关系太随便,如果你是马老师,你怎么做?


答案:
解析:
我会作如下处理:
第一,我认为马老师关爱学生,与学生和谐融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第二,教导主任的批评和顾虑也是又道理的。身为教师与学生相处打成一片是需要一一个度的,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第三,我认为与学生相处不仅要成为益友还要成为良师,在学生中要树立一定的威信, 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级体,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开展,课后多与学生的接触能更好的了解学生。
第四,与学生相处要严慈相继,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10题:

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B
解析:
写作业和教师惩罚都是学生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产生的是双避冲突。

更多相关问题